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五章(2 / 3)

加入书签

既然是皇家猎场,想来不会太差,不知皇上会不会与我兄弟同去?”

李代嘉笑道:“朕对骑射之术不大擅长,恐怕会大大丢人。但素闻鹿林景色优美,就算不去打猎,在京郊赏赏风光也是好的。

秦守晏哼了一声,说道:“欣赏风光吗?皇上是否还要将什么穷酸书生也一并带去?”

李代嘉稍作迟疑,说道:“这……这个……”

正犹豫不决之际,秦守晏两道目光如电般急射而来,死死盯着他瞧!

李代嘉登时没有了一点脾气,低声说道:“鹿林冬猎是朕给你们兄弟二人的恩宠,旁人……旁人自然不会跟来。”

秦守晏这才转怒为喜,神采飞扬,一双桃花眼中满是得意光芒,管他什么君子兰、鬼子兰,小龙还是将我放在第一位!

秦克阵见冬猎之事就此敲定下来,心里也十分欢喜,想起从前在北方山林中骑马逐鹿、牵黄擎苍的畅快淋漓,不由心驰神往,直恨不得立刻翻身上马,直奔鹿林而去……

李代嘉见秦守晏终于展露笑颜,心中却是又酸又甜,闭上眼睛,叹了口气,又睁开眼睛,悄悄望向宋疏云。

宋疏云神貌坦然,端起面前茶盏,缓缓抿了一口清茶,又放下茶杯,朝李代嘉看了一眼,眼神淡淡的,薄唇却微微勾起,流露出几分促狭之意,分明是在笑话李代嘉的温柔多情……

李代嘉的脸色登时涨得通红,低下头去,不敢再看宋疏云一眼。

俞晔暗暗揣测着圣意,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蒋家大少爷已经等不及要捐献银子啦。”

李代嘉说道:“是了,辛苦俞大人苦心张罗。”

俞晔谄媚一笑,说道:“下官给皇上办事,心里是说不出的快活舒坦,怎么能说是辛苦呢?”又朝蒋启盛使了个眼色。

蒋启盛点了点头,从怀中掏出一只华丽锦盒,双手呈到李代嘉面前,微笑说道:“这是蒋家备下的一份薄礼,还请陛下不要嫌弃。”拇指稍一用力,盒盖向上弹开了一道缝隙。

李代嘉低头一看,隐约看见锦盒中躺着厚厚一沓银票,数目极为庞大。

蒋启盛只给李代嘉看了一眼,便立即合上锦盒,说道:“除了锦盒之外,蒋家还为朝廷准备了一百箱绫罗绸缎,整整齐齐放在马车之上,正在宫外等候。”

在那个时候,绫罗绸缎同金银钱币一样都是通用货币。蒋家的银票和绫罗绸缎加在一起,已经抵得上一个州县的一年赋税。

就算是富甲天下的蒋家,要一口拿出这么多银子也是十分不易。

蒋启盛满心以为能得到小皇帝的夸赞,不管他多么老练持重,到了此刻,都不免流露出几分骄傲得意。

殊不知李代嘉心中稍作估计,蒋家的献银如此之丰,秦家得到这笔军饷,不知能让二十万大军再在京城驻扎多久?登时变得没精打采,摆了摆手,说道:“蒋家真是有心了。”

蒋启盛一下子愣住了,没想到这么一大笔钱,只换来皇帝这样轻飘飘的一句话,稍一踟蹰,忽然想到,小皇帝肯定是在故作矜持!不由恍然大悟,面上恢复了憨厚神态,心里则暗暗佩服小皇帝城府极深。

蒋启盛伸长胳膊,恭恭敬敬将锦盒递了出去。

秦家兄弟的背后走出来一名亲兵。那亲兵几个大步跨到蒋启盛面前,不声不响接过了锦盒。

蒋启盛诧异万分,说道:“这……”

俞晔连忙摇了摇头,意思是:“不要多嘴。”

蒋启盛立即闭嘴,但更觉错愕,暗想:这些银票分明是我献给小皇帝的钱财,怎么将军府的亲兵理所当然接了过去?早就听说秦家兄弟将小皇帝当成傀儡,原来他们连这点表面功夫都懒得做了,朝廷局势竟然变成了这副模样?

其实,天下人都知道李代嘉是傀儡皇帝,但蒋启盛性格老成,非得自己亲眼见到才能相信。

李代嘉不紧不慢说道:“蒋家献银数额如此之多,仁义之心难得可贵。朕已御笔题写一幅匾额,特特赏赐给蒋家,以示嘉奖。”

只见两名宫人合力抬来一幅赤底金字的华贵匾额,上书四个大字“仁义之商”,字迹温润隽秀,正是小皇帝御笔亲书。

蒋启盛大喜,说道:“多谢陛下!我父亲要是看到皇上赏赐的匾额,定能不药而愈,我家生意一定越来越红火。我们一家人会把这张匾额当作传家宝代代相传,福荫厚禄享之不尽。”

李代嘉微微一笑,心里却想,要是我的字这么灵验,那我还做什么皇帝?到街上专门给人题字算了……口中说道:“赐酒。”

一名彩衣宫女手持托盘,缓步迎到蒋启盛面前。

托盘中放着一只金杯,杯中盛着醇厚的御赐美酒。

蒋启盛高声说道:“谢陛下赐酒!”取过酒杯,一饮而尽。

俞晔唱道:“蒋家蒋启盛告退——”

蒋启盛朝李代嘉行礼拜别,便有宫人为他引路。

须知赏梅花宴历来是皇族家宴,虽然今年破例邀请了江南富商,但一众皇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