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十九章 衣香扑鼻(h)(1 / 3)

加入书签

陈征鸿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家。他於海宁府照磨所工作,负责磨勘和审计的工作。这个月来,因着上司的故意刁难,他每天要处理的工作较平素多之一倍,上司又故意挑出错处,让他重做。这样下去,地方官员的考核中,他怕要取得极差的成绩,被迫离开官场。

他冒死递上的奏折也不知是否真的会被人所阅。可是,他仍不放弃,丝毫不低头弯腰,仍在叫众人上报京城,好派人来处理蝗灾。

陈征鸿回到家里时,就见一名玄衣带刀之人等候。那人出示证明,陈征鸿大骇。原来他是来自京务厂。陈征鸿不禁害怕要被抓去拷问。谁都知道京务厂是大太监容知秋的爪牙,手段残忍。他暗猜应是有人看不过眼他的作为,逐与京务厂狼狈为奸,要把他折磨至死。

但是,他所惧之事并没有发生。他跟着那名京务厂的官员上了茶楼,步入隐密的厢房。房间里的三个男人每个都仪表不凡,容光焕发。左边的男人有着招女人欢心的风流皮相,一双桃花眼似笑非笑。右侧的男人则十分年青,剑眉朗目,器宇轩昂。中间的男人面如美玉,是三人中最精致的,偏偏凤目下一颗泪痣生出妖治的魅力,眉眼间有隐隐邪气,叫人不由戒备。对着这个男人,陈征鸿心中莫名生出敬畏之心。

京务厂的官员恭敬地对他们行礼。陈征鸿这才知道最年轻的男子乃刑部的大官。另外二人虽没作介绍,但是,从秦大人对他们的态度来,他们的地位只会比他更高。

这位秦大人特意召他来正是为了他之前写下的奏折。他们远从京城来就是为了了解真相。

陈征鸿才被分配到临清府照磨所一年,心怀大志,然而官场黑暗,他本想为老百姓做事,却遭其他人排挤。他本已心灰意冷,想不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老天有眼。

陈征鸿激动得双眼通红,当下把事情一五一十吐出来。

当州衙门上报蝗灾给府衙门时,只道灾情并不严重,可是,陈征鸿注意到运进城里的粮食锐减,亦有愈来愈多的乞丐逵城。直到他府中的仆人求他雇用失去农地的亲人时,他才知晓蝗灾远比想像中严重。亦有其他年轻的官员也道要赶紧扑灭蝗灾,可是他们的建言都被人无视。甚至有人被迫辞官。陈征鸿已是少数余下仍在官场奋战的官员。

後来,蝗灾已一发不可收拾。就算他们愿意以一石蝗换一石栗,蝗虫杀之不尽。於是,他们便下令不让人从蝗灾严重的地方离开,好不让蝗灾之事传出。那些村民不能进城,就算幸运地逃到另一条村子,那条村子可能也受蝗灾的影响,自顾不暇。

官官相卫,府衙门、州衙门和县衙门的高官连成一气,为了仕途,坚拒给京中上报。

“他们不怕以後被人查出瞒报灾情吗?段玄璟俊脸阴鷿。

“对他们来说,死了再多的村民远不如官位重要。依我看,衙门下令不许议论灾情,城中的人大都听话配合。消息就被封锁了。”左晚衣摇头道。

“没错,只要被人发现议论灾情,都会被送到牢里。”陈征鸿悲叹道。

“可是,粮食锐减,查税收和粮仓时便会知道真相。”

“最近,附近都有粮仓失火的消息。只要是因失火而造成粮食损失,这便不会影响政绩考核了。” 陈征鸿一说,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暗示了。

段玄璟恨着那些官员的腐败,却也庆幸大楚还是有陈征鸿这等为民请命的忠臣。

与陈征鸿的长谈十分有用,段玄璟至少能得知蝗灾是由哪里开始和向哪里蔓延。

让人疑惑的是,蝗灾似乎是同时从三个不同的农村开始,而并非又一个地方开始蔓延。最奇怪的是,这三个村子并不相邻,所以蝗虫并不是由一个村子飞到另一个村子。之後的蔓延状况才是正常的蝗虫由东往西飞行。

段玄璟看着村子的位置,想破头也想不明白。

左晚衣听段玄璟念着这三个村子的名字,突然大嚷。

“我想起来了。这些村子都有着慈姬娘娘的神庙。”

“慈姬娘娘?”

“从以前到现在,有很多西域的人渡海而来。这几个村子较大,又接近冠水县的港口。於是,有些地母教的人来大楚传教时,便先向这几个村子传教。地母教的教义鼓吹农民的重要性。他们的传教手段极其高明。比如说,他们把教典改得适合大楚风俗,把他们崇拜的神改名为慈姬娘娘。传闻他们亦展示不少神蹟。於是,不少村人都改信慈姬娘娘了。後来,怀帝禁止西域人来大楚传教,地母教也没有在大楚传开。但是,这几个村子仍保留信仰慈姬娘娘的习俗。每年秋天办丰收祭时都十分热闹,会吸引其他村子、甚至城里的人去看看。”

“这总不会是慈姬娘娘要隔海对着村子降下惩罚?”秦轻舟皱眉道。他对怪力乱神嗤之以鼻。

“大楚有真龙保佑,怎会被一个异族神明所害。”

“我也一头雾水。但是,这三个村子应没有生人可问了。唯今之计,便是到冠水县找跟村子相熟的人一问。”左晚衣轻叹一口气。

他十分不愿提到冠水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