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番外二花好月圆(不收费)(1 / 2)

加入书签

这一年的中秋,白尘和白简是在外面度过的。

S市郊有一座海拔近两千米的山峰,人烟稀少,风景卓绝。这里尚处于未经开发的原始状态,道路崎岖,任是两人年轻、脚步稳健,也有些吃不消,便半途放弃了登上山顶的打算,只在山间的草路、石子路上随意走着。山风自绿树黄叶中吹拂而来,鼓荡人衣,令人精神一爽。

白尘靠在松树上,略略喘气,脸颊红红的,冒出许多细小的汗珠,一手翻过背包,取出矿泉水,拧开瓶盖,正准备喝,被白简制止了。

“矿泉水太凉了,喝这个吧。”白简递过保温杯。

身上汗水被风一激,凉沁沁的,白尘想了想,接过热水,喝了几口,又把杯子递过去,白简跟着喝了几口。这么几年,他们生活上的相处日益默契,宛如老夫老妻的模式。只是关系的维持,全靠白简单方面掌控,白尘反抗不了,有时也会配合,来稍微扩大自己的生活空间,获得一些喘息。日常生活的暗涌,都掩盖在平静的表象之下。

橘子青涩甘甜的气息在空气中幽幽浮动,白简已经将橘子剥好了,两人一人一半,吃了后,往山下走。一路无话,只有干燥的叶子在鞋子底下发出窸窣的声音。

山脚下一排低矮的房屋,白墙青瓦,融入斑斓的山色中。日色西斜,半边天空被霞光染透,另一边,一枚薄薄的月亮悄然升起。天色已晚,白尘不想回去,两人就找了一户人家寄宿。山里人淳朴,两百块钱,包住包吃,最后还要退还五十,白简没有收。

晚饭是拼凑出来的丰盛,各种盘子碟子大小不一,有的还磕碎了边沿,菜的卖相不好,味道倒还不错。青菜地里现摘的,新鲜爽口,蘑菇是山上采的,不需要怎么烹调就很鲜美,桌上有一碗鱼,白尘很喜欢,多吃了几筷子。农人一边热情地劝菜,一边解释说,这鱼是他们这里特有的,一寸多长,银如雪片,生长在山上的小水氹中。水氹看起来只是水盆大小的一眼子,但是下面很深,白鱼一钻进水底下,可就抓不住了,他们守在旁边,等到白鱼浮上来,才以不惊动小鱼的力道轻轻放下特质的网子。小孩子不捕鱼,蹲在旁边看,几条白色的背脊在水面上游动,姿势悠闲,跳舞一般,很好看。鱼捕上来了,用大火炖,直到骨头酥烂,再加少许盐,出锅。嘴一抿,鱼肉就化了,混着汤汁吞下去,鲜嫩味醇,余香满口。

白尘在桌上一反常态,说了许多话,对一桌菜赞不绝口,又时不时问些风土人情。农人很兴奋,取出自家酿的黄酒,道原本不好意思拿这么劣的酒招待客人,现在也顾不得那么多了。黄酒辛辣,一直从喉咙烧到胃里,白尘的脸上升起一团红云,握着酒杯的手微微发抖。

“这酒后劲最足,醉了之后,头疼欲裂,少喝点。”白简按住白尘的手,把酒换成水,白尘不依,到底是拗不过白简。

吃过晚饭,农家去收拾碗筷,白简和白尘来到院子散步。月亮如硕大的银盘,洒下清光,似是能一直照到人心里去,白尘想起前人的句子“明月直入,无心可猜”,不愿辜负美好的月光,心里滞涩暂时放下了,也愿意和白简说几句话。白简说上三句,他会回复一两句,有时候还会主动说点什么。白简见他这个样子,便不住逗弄他多说一些。

农人递给他们一块月饼,用塑料包装袋裹着,有盘子那么大。白尘小时候吃过这种月饼,副食店里有卖,一指厚度,外皮酥脆,馅是芝麻、白糖、陈皮、百合等物混合而成,属于苏式月饼那一类。后来,月饼做得越来越精致,包装也高档精美,店里逐渐放弃售卖这种看起来廉价的简易月饼,没想到能在这个地方见到。白尘拆了包装,掰下一块给白简,自己慢慢嚼着,白简先是难以入口,见他吃得开心,也咬了一咬,酥松可口,味道比他想象的要好上很多,小块月饼很快下了肚。

院子里有一树桂花,被夜露打湿,香味更是浓郁,整个院子浸泡在月光和香气中,像是浸泡在一壶甘甜的果酒中。

桂花树下有一条石凳,上面落了一层米粒大小的桂花,白尘用手把花粒儿小心拂去。白简脱下外套,铺在冰凉的凳子上,白尘也没有客气就坐下了,白简和他并排坐在一起。

月光似一层轻纱笼罩在两人身上,白简想起几年前,他中秋出差,去了一个离S市几千里的城市。他在酒店中百无聊赖,也没有开灯,月光水样地漫进来,一直漫到脚下,他被这月光指引着,开了窗,抬头仰望那轮圆满的月亮。心里空虚,如小虫噬咬,留下许多孔洞,这孔洞,却又是被人和事填满的。似空虚而又非空虚,便无法克服,他少有地觉得孤独,孤独让他有了几分诗意,想起了上学时候学过的那句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念出来,内心霎时变得清晰许多,给白尘打电话,逼着他在阳台上陪自己赏月。两人隔着几千里,看着同一枚月亮,白简恍惚觉得,无限广阔的地域缩小成两个人脚下站的那方寸地方,空间塞满了,没有余地去盛放孤独。那次白尘很不耐烦,迫于他的淫威,不得不从。白简早已习惯这一切,他做生意,不追求十全十美,只求在各种条件的制衡中,取得最大的利益。和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