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86章 白雪歌送李郡王归长安(3 / 3)

加入书签

。”

一低头间,他已掩饰了脸上的神情。

十六岁的少年能这般镇定自若且有城府,倒让李曾伯有些诧异,他笑了笑,看破不说破,道:“不必多礼,老夫想问问你西域之事。”

耶律希亮已经把一切都说过了,再说一遍也无妨。

他只当自己没发现破绽,应道:“史帅但问无妨,小子一定知无不言。”

李曾伯点了点头,已起意招降这个少年。

他并不讨厌耶律希亮。

一部分原因是十多岁的孩子就带着母亲与弟弟跋涉万里着实不易;另一部分原因是耶律楚材在当世声望很高,其人是辽国王室出身、与苏轼后裔联姻、才高八斗,且曾保全了中原百余万性命与文脉。

接下来,李曾伯打算把西域的消息散播出去,借助关于阿里不哥与阿鲁忽的这份情报来逼蒙古退兵、或引蒙军不安。

李瑕则任由李曾伯去做,并不为此事操心。

他认为作用不大。

忽必烈自然有西域消息渠道,慢不了太多。

李瑕能看出阿里不哥外强中干,忽必烈也一定能。

既然忽必烈出兵了,就是认定了李瑕的威胁比阿里不哥更大,还认为先打川陕再征阿里不哥来得及。

李瑕要做的就是坚决地打,只有打得蒙军头破血流了,他们才会放弃那种“宋人很弱,我们可以在北征之前抽空灭掉宋人”的想法。

敌人的傲慢态度,不能靠敌人的敌人来改变,只有打疼他才行。

……

河西的防事已经交接给李曾伯了,李瑕要往东线去。

这次带来的兵马他没有带走太多,而是留着守河西。

几个骑兵将领中,他只让胡勒根领了两百骑兵、一人三马,随他东向。

出了箭楼,在寒风中翻身上马,李瑕又看了眼留守凉州的宋禾、萧全。

“还是那句话,你们一切听李公的,我信他守得住河西。”

“是!末将送郡王。”

“不必了……走。”

马蹄踏雪而去。

凉州城内的将领登上城头目送,只见那一队骑兵很快消失在风雪之中。

……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