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8 祈祥奏哄(1 / 6)

加入书签

纳挞是一个很重祭祀的族落,四时为祭分祠、禴、尝、烝对应四个季节,其中因为寒季会封山还育,狩猎祭以后的祈祥节为献尊制礼之极,称为烝祀。

烝祀的牲品择全具肥均、比物中度,毛色素积,用牡而勿牝。选用的祭品也是豢养的雄性畜类,挑其毛色瞻仰,肢体匀称得当,不算破坏狩猎祭以后禁野猎的规矩,于此感山林川泽之恩,也不会伤害担有繁衍重任的雌性生灵。

着人立尸,奉皋舞,令钟鼓,相侑礼,以表达对祖灵的敬畏亲近,不过发展到如今,拜祭的尸已不再是具象的死物,而会选择避族室卿尊而亲族落的近臣饰授,族巫来担任是最好不过的选择。

族巫则详尽细致经手烝祀的一切东西,到从祭服的挑选、器物的铸造、乐舞的编排。

近傍晚时分,冬日的苏昭草原被澄晕的暮光笼罩,余烬的晖日细细碎碎地倾洒向地面忙碌的族人。天色瞧得十分和蔼柔暖,塬野的草青黄枯瘦被风拢作絮絮连绵的一团,起伏飘摇。

彩葛旗也在风中滚涌,拍打出翻飞的脆响。从人们往来谈笑的口鼻间呼出的阵阵白烟,确乎才明了天气已是冷沁个底。

从摆祭物,进笾豆、牺牲,献酒燔与粢盛,掌誓戒宣罢,祭祀中庄重严肃的环节就告一段落,行过沐礼后,一直到九音迎神,八舞百戏方才奏唱来,丝、木、阮、犏、箜、笳、罄、匏、鼓合鸣而后是雪顿宴、腾旋舞、高廉影戏、摇花角、绘卓卡等等热闹非凡的节庆愉剧。

随着日暮落下,夜霭笼罩了整个草原,混嚣的乐舞声把冬夜的宁静撕碎了彻底,漫天红橙黄晃的灯烛篝火,从银灰蓝幕中生生劈开一抹亮色。

在百戏舞中,顾千珏可以看到精练比落的魁壮高汉着鲜红的绸衣绸裤,赤金嵌边,白蓝缭珈的长身马褂下面坠着五色祥意的襟段,尾部还坠着丝丝缕缕的线绳,他们个个手擎一尺多长的三花绣旗,随着舞蹈的动作,襟段与马褂就会在风中翻舞出好看粹丽的弧度。

部民们在草地里围成一个圈,把蹈舞的戏仕包裹得密不透风,因着舞蹈结束过后会有抛旗的仪事,看过的之后的部民可以去接旗拿回家插在毡帐的顶盖上,意迎神纳福的祥际。

没有见识过这般舞闹场景的顾千珏,依旧被部民们哄闹喜气的氛围带入,拉着顾铭一同挤进人群中去接那随着舞蹈的节顿中不断抛下的彩旗。

跟着部民们一起摇桑兰籽的小花,尝宴席上的搪耙糕,饮奉牲送尸后的祭酒。

熙攘人群中,他们间或着碰到一些面孔熟络的伙计,请顾千珏吃茶的格索勒大叔、摘果李家的鞅拉妇人的小女儿他们面上都带着和煦的笑,眉眼弯到一起,高扬的唇角把颊边顶起一团腮肉,火光打在上面,照映出红彤彤的颜色,像是把他们全部高兴与欢快的心都抖露出来,溢于言表。

烝祀的最后一项也是大家最期待的一环,赛马奏哄。与曲舞百戏需要挑选排练的剧目不同,在纳挞,人人都骁勇善御,精于骑射,因此这个仪事大家都可以尽情参与,更莫说,尚有族室亲封的赏赐。

已经有部民围绕广阔的金磬台旁跃跃欲试,顾千珏则拉着顾铭在外场的栅围旁暂观摩起来。

场内的高汉随着马匹踏入,金磬台的昶地,跨坐在马匹上的人一手拽粗长的麻绳,麻绳一端系红旗攥与手心,一端系沐礼过后的寿螺不断在手上团转甩出残影的圆圈。

高汉们手里拿的东西叫做旌,来回甩圈的整个动作就称为抛旌。一旁热心的纳挞部民朝顾千珏解释着。盖因那与周围人都不甚相同的北梁朝服饰,部民们对他好奇的同时也抱了相当多的热忱。不过他并不觉得这善意是源自他的血统,被奉为尊客上宾更多的也许是沾顾铭的光,但这并不影响他悉心接受这些部民的好意。

躁动的马匹在场内打出喷响的鼻哼,踢踏环绕场地预热的蹄踏中也昭示出它对于如此慢悠动作的几分不快,干结的草被踩出簌簌的响动。

金磬台最中央是一个厚铸的铜塑如一坐小小的山丘立在坦阔的塬上,那是一尊铜钟,被族民称为暝顶钟。

钟顶端往下有无数根粗细各异的红线圈环绕而成,锥笼撑立,每一个红圈上都系着大小不同的法铃,从外到内,法铃越大也越重,谁能抛旌砸中它并且发出回音的声响便称之为奏哄。

随着场内掌事人手中两面大旗交叉挥舞的动作,在栅杉外的马匹一个个如闪电般冲了出来,猎仕们把身子伏得极低,让那冽狂的寒风竟有些无处磋磨,他们要围着金磬台跑上十圈以上方才能抛出手上的旌,而预先完成的人则愈有可能抢占先机。

骑马的猎仕头上戴着骓帽,帽上缀着白色翎羽或有红白相间的彩翎,随着驰骋的骏马,在风中奔腾旋零。

马匹在草场上绕着筑台疾驰,长鬃飞扬,四蹄翻腾着远看去似不着地般,油亮的皮毛顺滑水光,合鞍座上高头精烁的猎仕构成一副疏朗自由,壮美凌厉的画面。

一圈又一圈,围场内似乎有一种另类的静,闻得马匹阵阵嘶鸣,还有那如暴雨急骤而坠的蹄踏响动,成群的马匹呼啸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