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六十九章 开学(2 / 2)

加入书签

面,张子凡陆陆续续接到了各种电话。有些电话是黑中介打来的,开口就是“张校长,我手上有一批生源,你要不要买”,让张子凡吓了一跳,还以为碰上人贩子了。有些电话是心力交瘁的学生家长打来的。以前大家经常嘲笑英国人,投票脱欧了才去上网搜索“什么是欧盟”。但实际生活中,这种迷糊的人还真不少。不少考生和家长都报了浩然医高专了,居然对这所学校一无所知。更有甚者,还有一个内蒙的考生打电话来问,浩然医高专到底是在二连浩特还是呼和浩特?对此张子凡非常无语。之前听一个秃子说,有河北的考生报考石河子大学,就是为了留在石家庄,离家近一点。看来几十年前过去,一切都没有改变。当然,还有不少电话是招生办打过来,或者是家长直接打过来,要求退档的。对于这部分考生,张子凡没有像大部分民办大学的老师一样苦苦挽留。毕竟张子凡办学主要也不是为了钱,学费定得也不是很高。作为民办大专,每学年只有七千左右,属于中下水平。这个价位学校还是能赚钱,但利润率也就那么回事。就算一个学生赚3000,一百个学生一年也就30万,还没刘建明这货一个礼拜的工作量高。他给老板种一口牙,这三十万的利润就回来了,根本用不着剥削穷学生。而且张子凡现在手里根本不缺钱,这30万基本还是会以奖学金的形式发还给他们。……经过半个月时间的退档、调档,并让负责科研教学的杨副院长组织人员电联学生家长明确情况,最终浩然医学院录取人数为97人,比预期少了3人。其中河北省12人,东海省10人,赣省9人,滇省9人,徽省7人,吉省7,川省7人,豫省6人,浙省6人,粤省5人,桂省5人,湘省3人,陕省3人,黑省2人,内蒙1人,甘省1人,辽省1人,帝都1人,荆省1人,胡省1人。从人员构成上来看,除了少数省份自治区,浩然医高专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学生。……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九月的脚步终于还是到来了。一辆从祖国北方驶来的普速旅客列车,缓缓停靠在s市火车西站。刘小亮、管如潮、张超三人,跟随着拥挤下车的人流,扛着大袋小袋的行礼走下火车。一下车,他们就将行礼放在一旁,用力揉起了大腿和pi股。十几个小时的硬座票,就算是年轻力壮的三人,也都感觉浑身散了架一样。尤其是从内蒙上车的张超,更是用力活动了一下筋骨,身上发出咔咔的响声。“老二,这就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地方吗?这天堂也太热了吧?”刘小亮用手擦了擦额角的汗水,一直以来对于江南的美好向往,被38度的高温瞬间融解。管如潮摇摇头,道:“我听说南京是个大烤炉,没想到s市也一样,希望学校能安空调吧……”听到这话,刘小亮和张超神情复杂。他们既希望能有空调,又有些担心电费。除了管如潮来自帝都,家庭条件优越,他们两人家庭条件都不好。他们原本都是能念三本的,但是三本的学费实在太高了。随便念一个专科又觉得不甘心。这才千挑万选,选择了一家位于东部发达城市,同时还能分配工作的民办专科学校。但老实说,这年头民办学校的雷实在太多了。直到现在,两人还是十分忐忑,一种前途未卜的迷茫感始终萦绕在心头。相比较之下,三人中的老二管如潮,就没有这种迷茫。他只是觉得江南出美女,打算来这边混张文凭,然后回老爸安排的单位上班。说起来,按照正常情况,管如潮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坐硬座来s市的。按照他的条件,飞机、高铁、卧铺,都是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之所以选择硬座,源自于他那令人哭笑不得的执著。得益于互联网的发达,如今大学新生在入学前早就通过贴吧、论坛之类的渠道找到组织了。管如潮就是百度“浩然医高专”吧的吧主。这倒不是什么官方委任,是他自己抢占先机得来的。通过这个贴吧平台,不少浩然医高专的录取生都彼此取得了联系。其中管如潮最聊得来的,就是来自内蒙的张超,以及来自沧州的刘小亮。好巧不巧的,管如潮发现他们三人的姓氏恰好是“刘、关、张”三个。当然,管与关只是谐音,但管如潮坚持认为,自己祖上就是关改姓过来的。总之,他们三个一见如故,约定一起坐火车来s市。为此,管如潮也阻止了想要陪同的父母,坐上了普速列车的硬座。“兄弟们,喝水!”管如潮从售货机上买了三瓶脉动,递给了两人,“这鬼地方太热了,咱们赶紧找人吧,学校招生老师不是说会有人接吗?”“应该是大巴车吧?咱们先出站看看,如果真有,这学校看来还是比较人性化的。”刘小亮将管如潮递过来的脉动收了起来,然后伸手想要帮他拿行李。“我自己来就行!”管如潮摇摇头道,“哪有让大哥拿行李的道理!”他正要去拿行李,忽然觉得一阵凉爽。只见巨大的阴影笼罩了过来。“同学,你们是浩然医高专的学生吧?”管如潮等人抬起头,两个铁塔壮汉手里拿着一张类似通缉令的画像,仔细地比对着三人的样貌。“呃……是的……”刘小亮答道,在陌生的城市遇到的第一个人,居然是这样的恶汉,他不禁有些畏惧。“那就好,跟我们走吧!”说着,那两个铁塔壮汉如同拎小鸡崽子一样,将三人的行礼提在手上,朝着车站外走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