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一十三章 五识境界“心奴”艰难(2 / 2)

加入书签

明许多,但也不可能理解许愿是什么。如此说来,只能动用七绝宝树杖,用最原始的方法进行控制。思虑既定,便拿出七绝宝树杖后催动,便有数百道魔种出现,冲入螳螂的精神海,开始进行污染。这些魔种都是融合过“灵之虫”的,虽然是六重天种子,但不比七重天种子差多少,进入螳螂识海后浩浩荡荡,像一支训练有数的军队似的,立刻将螳螂的本我意识压制,控制住这头螳螂。不过,李元到此时还有些不满意。原来,这样控制的只是螳螂凶兽的浅层显意识,让螳螂执行一些简单命令可以,但不能让它做违背其意志的事情。比如,让螳螂直接自杀或攻击巢穴里的同伴,就会激发其对抗意识,导致催眠失败,魔种破碎,螳螂自己清醒过来。李元要做的却是将螳螂深层催眠,收为“心奴”。嗯,虽然很反感尘心观弟子们收人类为“心奴”,但对付凶兽,却没有什么心理障碍的。人类平时行往坐卧,离不开眼耳鼻舌身五识,但这不过是清醒时候的显意识,往下还有梦境和潜意识等组成的深层意识,分为七层,分别称为:毗若底识、攀缘识、质多识、依末那识、末那识、阿赖耶识、阿摩罗识。其中,普通凡人的意识层次只有毗若底识到末那识的五层,经过灵魂觉醒的超凡者才能具备阿赖耶识和阿摩罗识。尘心观弟子将他人收为心奴,至少要深入到“末那识”的层次,在其深处埋下魔种,这样控制的“心奴”让他死就死,让他杀死血脉至亲也不皱眉。李元对尘心观很反感,就是因为这种做法很邪恶。长话短说,初步控制螳螂后,便指挥魔种寻找螳螂的心境裂缝,继续往下攻去;下到第一层的毗若底识,便见数百头螳螂出现,铺天盖地攻来;原来,任何生灵都有求生求存的本能,对外来意志有天生的反抗意识,螳螂凶兽虽然昏迷不醒,但其深层意识却还在保护自己,催动自身魂力,化成大量螳螂,要将入侵的魔种驱逐;经过一番大战后,李元损失上百道魔种,然后才将精神世界显化的螳螂全部杀死,在这一层深处留下一道魔种烙印。继续往下探索,下到第二层攀缘识,便见螳螂的数量暴增,多达数千头,向魔种化成的魔兵拼命攻来;李元指挥魔种作战良久,可惜寡不敌众,损失近半魔种后只能退回第一层。“深度催眠一头同阶凶兽竟这么难!”遇到这样的情况,李元不由皱起眉头来。心道修行者虽然具备催眠其他生灵的能力,但只有对方境界比自己差许多的时候才容易成功,是典型的遇强而弱,遇弱而强。一阶读心人只能浅层催眠普通人,二阶催眠师只能浅层催眠一阶,只有晋升到三阶的层次,拥有“幽灵”或“梦魇”,才能碾压同阶高手的意志,深层催眠为“心奴”。李元算了一下,自己拥有七绝宝树杖这样的宝物,可以生成大量魔种后深度催眠这头螳螂,也不是不可以,但那样耗费魔种太多,不是很合适。生成魔种要耗费大量资源,更重要的是耗费时间,如果在这头二阶螳螂身上耗费的魔种太多,下一步要对付其他螳螂的时候,就没有魔种可用了。“如此说来,这头螳螂只能当做侦察兵使用,不能当做心奴了。”李元又尝试了几次,但攻下第二层还是过于艰难,性价比太低,只得放弃。最后只能催动魔种,让这头凶兽自己醒过来二阶螳螂苏醒过来后眼中凶残之意大减,对李元很是亲近,用脑袋拱着他,像讨要食物的小狗似的虽然没有完整催眠,但至少控制住第一层,使这头凶兽觉得眼前的人类是生来就喂养自己的最亲近之人,只要不是特别离谱的命令,都要予以执行李元摇了摇头,掏出几颗精元丹喂给螳螂,然后催动五色珠回到主世界,将螳螂放走。二阶螳螂本能地往自己巢穴方向跑去,只是时时回头望着李元,似乎很是恋恋不舍。等到这头螳螂回到巢穴,其他螳螂看到后似乎很疑惑,凑近过去嗅个没完,又发出各种叫声,似乎在询问什么不过,二阶螳螂也没什么可说的,自己到一旁抓虫子吃其他螳螂骚乱一阵后也失去兴趣,该干嘛干嘛,自顾自干原来所干的事情凶兽再聪明毕竟不如人类,同伴被俘后释放,也没有起多大疑心。如果是人类,恐怕早就关到地窖里好好审问了。李元悄悄凑近过去运转道心种魔大法,发现只要离螳螂三千米以内,就能感应螳螂身上的魔种,进而感知螳螂的所见所闻甚至所思所想。第一个奸细,就此插入成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