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风电(1 / 19)
三个月后的一个下午,斜阳若影,空气清新,天晴得像一张蓝纸,几片薄薄的白云,像被阳光晒化了似的,随风缓缓浮游着。
研发部顶楼的新能源开发室里,张晓东等人却是正在办公室里操作着cad软件飞快的绘制着图纸。这是科室目前正在进行的风机项目的收尾阶段的图纸,几乎全科室的人都参与了进去。
风机项目从立项开始,到目前进行收尾工作为止,前前后后至少已经进行了有两年多的时间了。这个项目前后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到了最后的阶段,大家自然是都不敢懈怠。
其实,张晓东四人参与进去这个项目的时候,风机项目已经接近尾声,项目的主体图纸早已经经过专家审核验收,完成图纸审核交档,提交生产部门进行样机试制了。
他们现在参与的,只是该项目外围的一些附件部分的图纸设计,创新度较低,绘图工作量也相对小一些。
今年年初,研发部还特意为新能源开发室订阅了《风力发电》、《风电技术》、《风能产业观察》等行业相关的期刊杂志,目的是让新能源的员工,更好的了解风电行业的动态,更好的帮助他们工作。
张晓东曾利用空闲时间,专门翻阅了一些相关的期刊,对风电行业的形势也算是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2010年,风电产业被列入国家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在全球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大好时机下,国内风电装机容量继续保持增长,全年新增装机16022万千瓦,累计装机41827万千瓦。与上一年相比,风电新增装机增长率为16,累计装机增长率为62,相比过去4年里风电装机容量连年翻番增长的态势。
但是,国内风电产业的发展在最近几年的发展却是可谓喜忧参半。
喜的是国内风电产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同时迈出了大力推进海上风电的发展步伐;忧的是风电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市场竞争愈发惨烈,同时在风机不断求大追新的快速发展背后,风机质量安全存有隐患。
有人说,21世纪是一个危机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这句话放在全国的风电行业真是再合适不过。
截止去年12月底,作为全球最大的风电整机生产国,我国已有100多家整机商,有样机下线的就有近90家。此外,还有风电设备零部件制造企业上百家,叶片生产厂50余家,塔架制造厂100余家。
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风电产业,风电装备市场的竞争也越发激烈,风电行业产能过剩的苗头已经出现,风电设备生产企业正面临着新的行业洗牌。
说实话,公司选择这个时候进入风电行业,在许多人,包括张晓东看来,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国有企业的制度死板,流程繁琐是出了名的,这些弊端,实际上正在严重制约着公司的发展,特别是在开辟新产业方面,表现的更甚。
在国企工作,纵使你发现了一个前景很好的项目,却要经历极为繁琐的审批手续,还有可还有可能批不下来。即使项目最终审批了下来,立项成功,却也是错过了最佳的发展机遇。
每每与科室的师兄聊天,说到立项的相关情况,他们都无一例外的表现出痛心疾首的表情,看来也是对这种情形深有体会。
张晓东目前手头的工作量几乎已经接近完工,图纸已经全部设计完毕,就等着打印图纸进行审核了。
经过这几个月的以来的接触与了解,张晓东已经对研发部的产品设计流程,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一项新产品研发的完整流程至少包含以下五个步骤。
首先是立项。立项之前要写立项报告,经过科室初步论证,看是否符合立项要求。科室初步论证通过之后,就要马上准备进行研发部论证,就项目的可行性、项目前景、市场环境等进行进一步论证。
以上两步没有问题,就可以上报公司科技部审核,审核没有问题,则会下发正式的项目任务书,标志着立项成功。
其次,项目人员分配。通常由科室主任分配人手,再由项目长,即项目负责人进行具体的工作及人员分配,并确定具体的完成日期。
制度等已经是比较完备的情况下,尚且不能避免矿难的发生,更别说全国数以千计的私人小矿了。
因此,矿难,已成为仅次于交通事故的的一堆堆废旧设备,心里都是失望至极,这哪里是机修厂?应该叫做垃圾场还差不多!
众人都是心里一凉,虽然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可真到眼前,却是还是被这浩瀚的“垃圾堆”给震撼了!
那位引领他们前来的张师傅也很爽快的说道,“你们随便看!”说罢他就转去门房找看门的人聊天去了。
呵呵,也是,这一堆废品垃圾,可不是随便看嘛,反正你们也看不出花来。
大家不禁都是面面相觑。最后郭助理上前一步,对他们说道,“既来之则安之。来都来了,大家就四周转转,仔细瞅瞅,看有没有什么有用的设备或是设备部件可以看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