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章:此事后成友(1 / 55)

加入书签

整整两日,各殿的皇子们早出晚归,每日都急匆匆的赶去太学院。

各宫娘娘,看着孩子受苦,都不忍心,就去找皇上抱怨,说那严太傅罚的太狠。

皇上到没说什么,只是叫她们少管。

又是一深夜。

在太学院一角落处。

“皇上,我是不是罚的太多了一些。”

严太傅看着堂内通亮的光,思虑着。

皇上倒是很高兴。

“这帮小子还是第一次这样齐心协力,罚的好!”

夜越发深。

众人今日也熬到很晚,有些皇子在子时回了各宫各殿,也有几人没走。

现在堂里只剩下,沈白锦李辰洺李宁安李数四人。

不过,李宁安和李数正在小憩,一人仰在太师椅上,一人趴在桌案上,都睡的深。

沈白锦还在书写着,近几日属她最辛苦,两日加起来就睡了几个时辰。李辰洺看在眼里,但不好言语,也就一起陪着。

烛光微弱,一整根蜡点到了头。

天透亮了起来,沈白锦感觉自己脑袋昏昏沉沉,呼吸有些费力。她知道自己这个破身体的状况,为了不再给大家添乱,她是该休息休息了。

趴在案上,很累,但是神经高度紧绷着,让她迟迟不能入眠。

看沈白锦终于休息了,李辰洺便起身拿着自己的裘衣给沈白锦披上。看着沈白锦有些苍白的脸,心里觉着,这姑娘脾气真是倔的很,很像一个人,那个离世的珈辕皇后——他的母亲。

一时思念连绵不断地涌入李辰洺的内心。

感觉有人为自己披上了衣服,一直没睡着的沈白锦,微微抬起了头想要道谢。

四目相对。

道谢的话没说出口,因为沈白锦看见眼前人的眼神里饱含着太多情绪。

她从那人眼里看见了思念、无助和无尽的孤单……

生在皇家的人,大多数是不幸的,因为他们注定一生要背负很多。

沈白锦想要安慰些什么,但不知如何开口,怕一个不对,伤了他的心。

李辰洺看见了沈白锦眼中对自己的怜悯,他觉得可笑,转身出了书堂。

那可笑,是觉得自己可笑。

人人都只知生在皇家,随手可得荣华贵富,太子更是未来的储君,掌有天下大权。

但谁知这其中的苦楚,他七岁时才从外藩被皇上召回宫,后在北厥作了四年的质子,十五岁时母后离世,他整个童年都在颠沛流离,这太子之位大概也是父皇觉得亏欠,才赋予他的。

李辰洺出门踏进雪地,雪浸没靴面,疏软的碎雪融化打湿袍底,看着院里湖面上盖了厚厚的一层雪,像极了他心上蒙的那厚厚的一层尘。

踩进雪地里,发出咯吱的脆响。

沈白锦看李辰洺着单衣站在雪地里,便拿着衣服跟了出来。

她站到李辰洺身侧,把裘披递了过去,李辰洺接过披上,并点头示谢。

两个人默默无语。

看着被冻住的湖面,雪从天飘落,落到两人头顶,一白一绿两抹色与雪景融在一起。

李宁安不知何时睡醒,推开了窗,安静地坐在椅上,看着窗外的人景,眼前画面宛若一幅诗意图。

……………………

到了严太傅收检那日。

书堂里一早就坐满了人,估计从此以后没有人再敢迟到了。

这几日,皇子们互助,想法子。

像是约定好了一样,写完的人帮着没写完的人,尽管字风格不同,也尽量临摹抄写。

虽说大家连续熬了几日,但没有人觉得疲劳,都一度的感到亢奋,因为他们也觉得不可思议,竟能一起完成这个小奇迹。

不自觉中,加深了皇子间的兄弟情。

严太傅,面色肃然,正然,正襟危坐在桌后,手里翻着摆满一桌子的训诫。

皇子们在座下,静静的等着严太傅“审判”。

“还算可以,虽有偷工减料,但也是完成了。”严太傅说。

这下,众皇子可以松一口气了。皇子们在座下小声地窸窣着,以表达他们这场“战役”的胜利。

其实,严太傅也知道这罚写里有着“水份”,但他也不能太深究,否则深究下去,自己就要按照之前承诺的,再也不来教学了。

说到底他还是挺喜欢这帮小子的,也算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严太傅看着座下暗暗高兴的皇子们,把那十几摞子罚写训诫推倒一边,出声对他们提醒道。

“好了,还不赶紧拿出书。”

众皇子立马乖乖听话,拿出书,跟着严太傅学习起来。

这一次罚训风波算是过去了。

课毕。

大家都没有着急着走,都慢悠悠的收拾着,像是等待着什么。

而这时,沈白锦和李宁安一起,走到正要离开的严太傅面前,低头弯腰鞠了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