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1章(1 / 2)

加入书签

两人吃过午饭,各自回房睡了午觉,下午时分,杨清宁又见了小瓶子招来的工匠,都是签了死契的奴仆,这样能最大可能地避免商业秘密的泄露。

“这就是你说的玻璃?”凌南玉拿着块玻璃在阳光下看着。

“是啊,我原本打算把宅子里所有的窗纸都换成玻璃,这样就算是冬日,在屋里也能晒到太阳,还能欣赏雪景。

“宁,你也太聪明了,这东西也能造的出来。”

听他这么称呼自己,杨清宁总感觉有些别扭,道:“你还是叫我‘清宁’吧。”

“我觉得叫‘宁’更亲密。你要是不喜欢,那就叫‘阿宁’。”

杨清宁想了想,道:“那就‘阿宁’吧。”

“阿宁,你说这东西造出来,销往其他国家,那我们岂非能赚许多钱?”

杨清宁思量了思量,道:“皇上,我们来谈笔生意吧。”

“阿宁要跟我谈生意?”凌南玉微微蹙眉,道:“连我都是你的,想要什么直接开口就成。”

杨清宁摇摇头,道:“我与你谈恋爱,是处于你我地位相等的基础上,我不是要成为你的附属品,我要有我自己的事业。”

“我从未将你当成附属品……”

“我知道。”杨清宁打断他的话,认真地说道:“但我不想再像以前那样,被困在宫里,我要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是我的底气。”

看着杨清宁闪着光的眼睛,凌南玉的心为之一颤,随即说道:“既然你想,那就依你,你想跟我谈什么生意,玻璃吗?”

“是。”杨清宁深吸一口气,道:“我可以将玻璃的制作方法卖给皇上,不过我要从中抽取利润。皇上每卖出一件玻璃制品,都要分我两成利润,皇上以为如何?”

“只抽两成?”凌南玉眉头皱紧,道:“这可是你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东西,怎能只抽两分利,太少了些,怎么也得五成。”

杨清宁好笑地说道:“皇上,你可知五成的利润有多少?”

“管他有多少,大不了以后我靠阿宁来养。”

“你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杨清宁听得一阵哭笑不得,道:“不过就算你同意,那些大臣也不会同意。”

“这可是平白来的一笔财富,管他们同不同意,况且我才是皇上,他们不同意也得同意。”

杨清宁点点头,“那我尽快起草一份合同书,待回到京都,还得劳烦皇上签字画押。”

凌南玉趁机问道:“那我们何时启程回京?”

杨清宁想了想,道:“皇上出来的时日不短了,唯恐朝中生变,还是早日回去为好。这样吧,我的身子不好,受不住日夜兼程,不如皇上先行一步,待我安顿好了,便启程进京。”

“那不成,万一你反悔,跑了怎么办?说什么我都要与你一起。至于朝堂,有几位阁老在,不会出什么问题,你不必担忧。况且,我还从未和你一起出游过,下一次也不知会在何时,当然要趁此机会,好好游玩一番。”

杨清宁一想也是,便索性应了下来,“那就三日后启程回京。”

当晚,杨清宁便召集了府中的几人,询问他们的意愿,他们都表示愿意随他回京。杨清宁思量了思量,决定只带走张达,其他人留在陵县,照看这里的铺子。他们都是受了他恩惠的人,对他忠心耿耿,留他们在陵县,他心里踏实。

之后,他又询问了王秀春的意愿,王秀春表示他想过平静的日子,不想再涉足官场。杨清宁没有勉强,有王秀春照看药行,他走得也安心。

临走之前,他还去了一趟县衙,和郭子聪告别。郭子聪虽有不舍,却也知留不住他,便拜托他捎些东西给严太升。

三日后的清晨,一队车马悄悄出了陵县,朝着京都而去。

青楼头牌被杀案(1)

傍晚时分, 一队车马进了苏州城,在城中的一处宅院外停下。张达上前叫门,门房的人一看是他, 急忙打开了侧门,让马车进了宅子。

这里也是杨清宁的房产, 当初答应张达为他报仇, 为了方便行事,便买下了这座宅子。后来又陆续在苏州城中购置了些商铺, 如今的生意也是相当红火。

这次回京,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来苏州一是为了查账;二是因为张达妻女的忌日马上就要到了, 想让他回家拜祭;三是带凌南玉欣赏一下苏州的风景。

两人相继下了马车, 凌南玉四下打量了打量, 忍不住问道:“阿宁,你到底还有多少宅子?”

杨清宁笑了笑,道:“狡兔三窟,不能对外人道也。”

“我又不是外人, 我是自己人!”凌南玉眼巴巴地问道:“阿宁,咱们家到底有多少产业?”

杨清宁扫了一眼小顺子等人,他们看天的看天,看地的看地, 还有人直接把自己当成树桩子, 权当自己出门没带耳朵。这一路上,他们见惯了这种场景,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杨清宁尴尬地咳了一声, 道:“老张,你去厨房瞧瞧, 晚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