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十三回哀鸿遍野只身担道义怨声鼎沸铁手除J邪(1 / 7)

加入书签

陆恒这一趟北上之行,可谓险象环生。

若不是亲眼所见,他根本想象不到时局会乱到这个地步——

过了大名府,流民便多起来,时不时有人倒毙在途中,尸臭味盘旋于鼻间,经久不散。

薛毅难改“劫富济贫”的习惯,给一对面h肌瘦的母nv塞了半袋g粮,那妇人哭着跪在地上,非要把nv儿送给他为奴为婢,挣条活路。

附近的难民闻讯赶来,把方老先生乘坐的马车团团围住,口中嚷着“求老爷可怜可怜,给口饭吃”,手里却拿着棍bang、锄头,打算明抢。

陆恒横马而立,亮出纯钧宝剑,以目光震慑那些蠢蠢yu动的难民。

他对薛毅呼喝一声,示意对方抛来一袋杂面饼子,扯开系绳,如落雨般洒在地上,趁着众人哄抢的功夫,迅速护送方老先生离开。

半个月后,一行人进入受灾最严重的辽东地界。

金莲宗在此地盘桓已久,趁着去岁天寒地冻的时候施粥赠药,宣扬佛法,x1纳了不少信众,威望越来越高,势力越来越大。

他们赶在方老先生到来之前,冲进官衙杀了几个贪官w吏,将血淋淋的头颅挂在城门上,把民脂民膏分给百姓,如此既打乱了圣上的计划,又得了民心,可谓一箭双雕。

陆恒骑马跟在朴实无华的马车旁边,听见路过的百姓里,十个有八个在念诵佛经,皱了皱眉,道:“方大人,此地已有大乱之象,咱们还要去官衙吗?”

“自然要去。”方宏伯掀开车帘,g枯花白的头发一丝不苟地束于头顶,虽然脸上满是皱纹,却jg神矍铄,目光炯炯,依稀可见年轻时的英姿,“小陆大人,你怕了吗?”

陆恒正se道:“皇命在身,不敢轻言‘畏惧’,不过,我本以为金莲宗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没想到幕后之人消息如此灵通,手段如此高明,这一招竟像是冲着大人来的。自今日起,我们轮流保护大人的安全,大人也要千万小心。”

方宏伯呵呵笑道:“无妨,老夫在此地做过五年知府,自问尚有几分薄面,咱们只管办咱们的差事。”

官衙的公案被人劈成两半,令签散落一地,背后的海水江崖图案溅满w血,头顶“明镜高悬”的牌匾上扎着几支箭羽,像是明晃晃的警告。

陆恒带着手下搬来一张长桌,请方宏伯坐下,找到主簿和典史,接管了空空如也的库房,有条不紊地推进赈灾事宜,又调出近三年的案宗,交由方宏伯的几个学生核查。

接下来的十几天,方宏伯带来的二百万两赈灾银陆陆续续发放到难民手中,解了燃眉之急。

他常常穿着粗布衣衫,到田间地头过问农桑,和百姓们同吃同住,又在陆恒等人的协助下,平反了几件冤假错案,逐渐获得了他们的信任。

这晚,方宏伯筋疲力尽地回到县衙,刚刚歇下,就有小吏来报:“方大人,方大人,有位老妇人在门前击鼓鸣冤!”

方宏伯不顾陆恒的阻拦,披衣起身,升堂讯问。

那妇人身形佝偻,衣衫褴褛,自陈是从外地逃难而来,不幸遇到盗匪,儿孙皆被屠戮,只有自己逃了出来,请方宏伯为她一家伸冤报仇。

“满口胡言。”方宏伯目光老辣,很快识破妇人话语里的漏洞,“谁不知道辽东灾情最为严重?你既为逃难,怎么会往这边来?再者,年轻力壮的儿孙都躲不过盗匪的屠杀,你一个腿脚不便的老妇人是怎么从匪窝里逃出来的?”

妇人见y谋败露,桀桀一笑,挺直脊背,从袖中0出一把匕首,叫道:“天地不仁,大劫在遇,金莲降临,真佛出世!方大人,老身今日就送你往登极乐!”

陆恒早在一旁提防,见状闪身挡在方宏伯面前,和妇人缠斗起来。

金莲宗来势汹汹,见妇人未能得手,立时在后衙放了一把火,又使几十人手持刀枪剑戟,从前门往里y闯。

陆恒眼看着烟雾四起,耳听得杀声震天,一剑洞穿妇人心门,将方宏伯背在身上,对手下们高喝道:“不要恋战,快走!”

“陆大人先走,我断后!”薛毅跳到官衙门口,横扫长枪,掀翻好几个歹人,又回枪刺向从身后偷袭的汉子,端的是勇猛非常。

陆恒背着方宏伯从人群中突围,穿过四五个小巷,甩开追兵,奔往不远处的山峦。

“真是对不住,老夫给小陆大人添麻烦了。”方宏伯听着陆恒越来越急促的喘息声,十分过意不去,“老夫已经一把年纪了,就算折在这里,也是si得其所,小陆大人不必为我做到这个地步。”

陆恒冲上山路,喘着粗气道:“方大人说的哪里话?您是国之柱石,又是三朝元老,远b我们这些不通文墨的武夫金贵。”

方宏伯沉默片刻,道:“小陆大人,我知道你所为何来。但是,你可知道,就算你救了我的x命,我也不会替你在圣上和侯爷跟前说话?”

陆恒的脚步只快不慢,一直把方宏伯背上山腰,方才停下来休息。

他使两个下属到前头探路,另外几个下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