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郁金堂 第200节(2 / 3)

加入书签

别东拉西扯。”

宫门前没有树木遮蔽,风吹着檐下铜兽咣咣的响。

韦团儿定定神,扥住手串递给瑟瑟看。

青金石是佛教七宝之一,其色如天,又称帝青色,为历代帝王礼佛之用,别称璧琉璃,韦团儿这串色调匀净,足一百零八颗,甚是宝贵。

瑟瑟愈发狐疑了,“圣人虔信法师,怎会把这东西给了你?”

“给我?这是我偷的!”

韦团儿摇头笑她天真,攥紧了青金串珠,目露凶光。

“那话一传出来,我便自以为死期将至了,想着不知投了几回畜生胎才轮上入宫,就这么死了划不来……可我没想到,圣人留我一条烂命,才好全推怪到我身上,嘿嘿,正好比如今把太子顶在枪头。”

瑟瑟胸口直闷得发痛,说不上来的满腔郁结。

连韦团儿都看穿了,宫人调戏退位皇帝遭拒,便报复他的妻妾,这故事耸人听闻,传来传去添油加醋,谁在意真相?记住的便是李旦卑弱,不配为君。

太子勒杀子婿同样。

死了的太孙被尊为李唐风骨的象征,连嗣魏王代表的武家亦是无辜,唯有太子倒行逆施,不堪为君,一俟圣人撒手,便是惨遭唾弃的前朝余孽,旁人要来推翻他,只需在德不配位四个字上大做文章,简直易如反掌。

韦团儿盯在瑟瑟脸上,很怀疑这小丫头片子够不够份量。

“郡主别以为拘押颜夫人是为莲实捣鬼,我侍奉多年,再清楚不过了,圣人从来不翻旧账,一举一动,所图皆是往后。这回一气儿抹了两位女官,拆了内凤阁,九州池天翻地覆。您且想想,谁会填这空儿罢?!”言罢推门回去了。

丹桂撑开伞罩在瑟瑟头上,伞缘上一颗颗攒珠儿眼前打颤,搅得她心乱。

瑟瑟拿手去拨,随口道,“别晃啦!”

杏蕊傍着她道,“夫人在诏狱没吃大亏,尚有一领草席坐卧,两个兄弟就倒霉了,彭城主簿那个已抹了,去职还乡,算白考一场,衢州参军那个么,原说就地降职三等,文书都发了,亏得夏官道,衢州刺史空悬良久,长史、司马是太学生新官上任,底下参军再裁减不得,这才断了留职查看。”

瑟瑟心下一叹,情知这是武崇训暗中相助。

又想颜夫人窥伺朝议,暗中结党,下诏狱不算冤枉,但上官婉儿私通府监之嫌疑,单凭一份突厥国书就作准了么?又想她丢了内凤阁,权柄大减,却领了半边御史中丞活计,在女官中算是拔得头筹,可是圣人给职权不给帽子,她这步走的,于旁人并无益处。

不情不愿往长史值房去,司马银朱在那有个独院儿,还是二姐布置的,前庭柳,后院樱,很是清雅,嘴里嘀嘀咕咕埋怨。

“既是一条绳儿上,话赶话,她就不能让让我?”

三年师徒之情,她要服软,叫丹桂送样点心也成,可到底过意不去。

高宗废后,颜家便折损两代,这回又遭打击,也难怪女史火气大。

盛夏时节,汉白玉路面滚烫,她走来走去,脚底板热得像炙鹅蹼,幸而后排房挨着园林,几株大灌木枝叶婆娑,她捡着树荫底下走,边问丹桂。

“宫人丢了六品衔儿不该出宫么?怎还穿着官袍,宫闱局也不约束她?”

“何止如今呐?”

丹桂讪笑,“大前年女史就满二十五岁了,早该退籍还乡的。”

哎呀!

瑟瑟驻足懊恼,年年安排生辰礼,竟是丝毫未想起女史芳龄几何。

杏蕊道,“夫人倒台,六局尚宫都不服气,宫闱局找了个由头,硬说今年流年不利,一个都不放出宫,就把女史留下了。”

“——啊?”

瑟瑟沉默半晌,终是长长一叹。

“可惜那些想出宫的,就遭池鱼之殃了。”

头上碧萝的枝条软软垂垂,坠着星子样的果实,杏蕊收了伞替她挑起来。

“郡主倒也不必这么想,府监坑害了夫人母女俩,太初宫上下,别说有品级的女官,便是各宫掌事的姑姑、梳头的嬷嬷、洒扫的宫人,也跟着丢脸。自来宫人与黄门在奴婢行次,唯独夫人来了,大家才有个盼头……况且去年郡主说了那话,要领大家闯出后宫,与六部平起平坐,天大的好事!但凡有一点子出息,也不会这时候着急出去嫁人呐!”

“女官上朝,女子参政,原以为阻碍在太子、太孙,谁成想,竟是被府监拦腰斩断了,这谁能甘心?您瞧着罢,都琢磨给他下绊子呢!”

她说的轻描淡写,不过是些牢骚,可瑟瑟听的凝神,在心里反复咀嚼,女官那条路她走不下去了,可是等她御极,再提拔女史并琴娘等等,不是更顺理成章么?想着笑起来,脚底生风,有种久违的轻快,原来迎难而上也没什么。

远远瞧见院门大敞,司马银朱站在门内,腰上别着细竹棍,正居高临下教训长史,热浪滚滚,隐约听见一句半句,骂他缩头的乌龟,担当不起重任。

瑟瑟听得脸热,这话翻来骂她,也是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