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郁金堂 第43节(2 / 3)

加入书签

拿瑟瑟来引他,“倒是郡主,昨儿咚咚锵锵,嫌那梨花不如芍药妩媚,今儿怎地又来了?”

“何止来?才刚气势汹汹,进门就嚷嚷,非要闫朝隐做老师。”

武崇训提起来还后怕。

“面都没见过,念了两句诗就认定他才德兼备,我才说了半句话,刷地一眼横过来……霍!真瞧不出,发起脾气这样凶蛮,头先多温柔的人呐。”

朝辞掩口闷笑不已,你的心肝宝贝究竟是何面目,可算相信了?

大手一挥,“早知道凶蛮也好,不然进了洞房打出来,多难看?”

武崇训愕然,驻足想象那副场景,实在不可描绘。

“公子啊!既然郡主吃这套,你便顺顺她,又能如何?人皆有好色之心,尤其郡主这副驴脾气,您又不舍得硬来,只能花软功夫,再说了,您打扮打扮,不比人差啊,您老是不肯打扮!”

朝辞痛心疾首地进言。

“您又不像六爷,抹不开的闲话,早晚蒙着脸,堂堂正正定了亲的人,亮出来给媳妇儿瞧,有何不可?!至于镇日家,白菜豆腐清汤寡水?”

两个长随轰然大笑,挤眉弄眼,嘻嘻哈哈,只顾拿些市井里泼妇赖汉的笑话来说,把武崇训挤兑了个大红脸,半晌方才了结。

待到正院,两人守在外头,听里面乒乒乓乓唇枪舌剑,果然又是鸡同鸭讲了一遭,过后父子俩出来,各自板着脸整装,都道宴席要紧,便自散了。

且不说瑟瑟的及笄礼,梁王府大操大办,热闹了整整一天。也不说武崇训如何一反常态,当真穿了身堂皇耀眼的红袍,连头上金冠都换了掐丝嵌宝的。

只说三台六部官眷到场庆贺,惊见往日仙风道骨的高阳郡王,打扮得好比观世音菩萨得了信徒还愿贴金,从头到脚光艳闪闪,富丽荣华,简直认不出了。

瑟瑟倒是极之满意,划拉着面前堆不下的各色贺礼,仔细挑了几件沉重值钱好变卖的,散给丹桂、杏蕊、莲实,并李仙蕙的晴柳,再捡稀罕精巧的留给司马银朱。

诸事忙完拍拍手,还指点李真真。

“对男人就是要凶,你瞧这便上道了。”

李仙蕙和司马银朱闻言,一个摇头一个叹气,不约而同碰杯慢饮,同情武崇训这条爱妻之路漫漫。

跟着下雨七八日,再晴时便热起来了,晌午蝉鸣阵阵,燥得人想用冰。

韦氏因知道颜夫人再度造访,是与武三思商议圣人消暑细节,也不知究竟带谁去,李仙蕙必是要随驾的,李显与太平公主多半也要去,至于新近出炉的瑟瑟夫妇更是重中之重。

再比如,她多年未见的儿子李重润能否亮个相?

种种疑问,闹得她一上午悬着心,隔一会儿就打发人去正院打探。

李显也坐立不安,频频往枕园门口探身张望。

“昨儿梁王说起,圣人新近得了一味好香,召太平公主并杨夫人赏玩,不想侍香的宫女手抖,火窗没开好,竟焦了,偏颜夫人不在跟前伺候,无人弥缝,白闹了通脾气,所以凡事没了她可不成啊。”

等来等去杳无音信,只得转回窗前坐下,捶着膝盖叹气,就见丹桂走来。

“颜夫人才走了,梁王略送送,即刻就来枕园。”

韦氏有些担心,“口谕怎么说?”

丹桂道,“太子并三位郡主都去,梁王府阖家上下,连张家娘子,都去。”

李显听了蹙眉,“这却怪了,没提咱们家的郡王么?”

唐制,太子诸子为郡王,诸女为郡主,亲王诸子中,承袭爵位者为嗣王,其余为郡公,武周礼制多随唐制,不过开国便有宗室不明的尴尬,种种琐碎顾头不顾腚,处处都是漏洞。

譬如武承嗣、武三思、武攸暨等皆为亲王,照理他们的儿子当是郡公,除非武承嗣死了,才确立嗣魏王,实际上却早早封出一个南阳郡王武延基、一个高阳郡王武崇训,已是败坏了制度。

前些时确定储君,新加封了李显的儿女,却未曾降封武家儿孙,以至李家有郡王,武家也有郡王,提起来还要区分区分。

丹桂摇头,李显便喜滋滋转向韦氏。

“圣人只认你生的,庶出都不论,这倒也好。一则重润非露面不可,二则重福、重俊他们不在行次里,少进宫抛头露面,少惹多少祸患。”

庶子不排行,搁在历朝历代的宗室都万不可能。

可是十余年前,圣人在高宗的后宫里却堂而皇之的如此行事了。李显有样学样,也有意尊奉韦氏,却怕言官针砭,这回得了母亲暗助,口气中便有了几分表功的意思。

“这下你可满意了?”

“哼,哼,好得很!”

没想到韦氏面色直发白,摇头道。

“她能是为我?!你再好好想想?”

李显依言重想一遍,还是不明白她气什么,但看韦氏已是气得唇角发颤,眼眶微红,开口便要厉声咒骂,只得愁眉苦脸地看向丹桂。

丹桂躬身道,“圣人口谕,未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