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成了七零年代女中医 第251节(2 / 3)

加入书签

?, 见了她就亲切的叫声徐厂长。

那些技术人员还在调试设备,徐露过去看了几眼,有红嫂子在那里帮衬着,倒也不?用她帮上什么忙。

她就先和刘芳芳,李飞燕说起的这个事儿。

“捐那么多?”李飞燕皱着眉头,“那其他地方的货咱们就供不?上了。”

和赵主任说的一样。

“咱们新设备安装好了,可以?用新设备先生产膏药。”

反正下一步生产什么他们还没有想?好,徐露是这么打算的。

“那我?去和杜厂长那边联系一下,看有没有足够的药材。”刘芳芳说干就干。

杜玉珍因为提出?了和其他公社一块儿来建设药材厂的事情,也是一阵的忙乱,好些个公社都?想?来掺和一脚。

刘芳芳过去的时候,杜玉珍忙的前脚不?沾地的,“还要?再?加药材?”

杜玉珍大吃一惊,她知道安康制药厂发展的快,但谁知道发展的竟然如此快速。

她怕再?扩大规模,也追赶不?上安康制药厂的发展速度。

杜玉珍也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想?法,酸酸的挺羡慕。

要?是她有徐露这样的帮手就好了。

刘芳芳点点头,环顾了一下四周,“不?知道你们这边能不?能供应得上?”

杜玉珍思索了一会儿,最后只能遗憾的摇摇头,“怕是不?能。”

她以?为只是公社之间进行合并,可谁知道谁也是非常的深,一时半会儿怕是好不?了。

刘芳芳有些遗憾,又跑到省城那边去找了药厂。

许师长知道以?后特地过来找徐露,“听说你们,要?向新疆建设兵团那边捐献膏药?”

徐露点点头,“我?这也是听了运输队的吴保国说的,那边很多老兵都?有腿伤,我?们能帮一点是一点。”

许师长大加赞赏,他有老战友在那边,自然知道条件有多艰苦,“你的膏药才?拉过去一次,名?声就传播的很远,好些个人都?等着再?送膏药过去呢!不?愧是咱们的军嫂!”

说完还竖起了大拇指,他是真的觉得徐露是个厉害的人。

徐露也高兴,是那种能帮助别人的高兴,不?是多少钱能够衡量的。

表扬了一通之后,许师长说到了正题,“不?能让你们药厂全?部承担,这样,你说一个成本价,我?向组织上汇报。”

徐露心里一喜,也没客气,“好的,师长。”

他们这也算是互利互惠。

李飞燕知道以?后松了一口气,“我?还以?为咱们真的要?搭钱往里面?。”

她家没有人当兵,总觉得白白的给那边人送过去,是他们吃亏了。

可对于那些老兵来说,他们身上的伤都?是因为保家卫国而受的,现在有能治好的膏药,就算是赔钱,徐露也想?给他们送过去。

可以?说没有那些上阵杀敌的人,也就没有他们如今的好日子。

要?不?说爱国教育得时时刻刻的做。

就像他们这些生产设备的同志们来说,哪一个不?是披肝沥胆,不?计回报的奉献自己。

腊八节那天?,徐露在药厂支起了大锅,提前从村里人手里买了不?少的海鲜,打算今天?喝海鲜粥。

八宝粥因为各种豆子太难凑了,对于他们这种偏远的海岛来说,很少有人在这一天?喝八宝粥。

海鲜粥已经让大家非常高兴了,毕竟里面?用的可是大米。

好些个人都?舍不?得喝,拿着碗直接带回了家,要?和家里人一块儿分享。

“咱们今年什么时候放假?”好些个人都?比较关心这个问题。

像是那些在队里挣工分儿的人,每年都?要?干到腊月二十九,只留一天?的时间收拾家里。

徐露想?了想?,“咱们就从腊月二十七开始放假,一直到正月初七上班吧。”

“这假期也太长了吧!”虽然这么说,但大家心里都?很高兴。

“还得准备节礼。”每次逢年过节的时候,徐露都?头疼这些事情,想?了想?干脆把这事交给了小英娘。

小英娘特别乐呵,“那我?也算半个厂里的工人了。”

大家都?在那里笑。

刘芳芳也和李飞燕说起回家的事情来,上一次孙玉声回了趟家,他们嘴上不?说,但心里都?很羡慕。

李飞燕就问刘芳芳,“你要?不?要?回去?”

刘芳芳摇头,“我?还是算了吧。”

李飞燕就不?再?多问,刘芳芳一直不?愿意说家里的事情,听孙玉声说,家里的条件有些困难。

可她一个人回去的话,又怕路上有什么危险,就找上了贾宇兴。

“就咱们两个人单独上路也不?太好。”贾宇兴比之前稳当了不?少,“别人会传咱们闲话的。”

李飞燕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让他们传去呗,反正咱们两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