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鬓边待诏 第60节(2 / 3)

加入书签

晚,醒时灯昏帐暗,恍惚不知身在何处。

她呼吸声一变,帐外的人就知道她醒了,挂起床帐,又挑亮灯芯,温声道:“睡了这么久,该起来吃点东西了,不知殿下口味变了多少,我让厨房煲了几样汤。”

谢及音看着裴望初的脸,只觉得骨头都睡软了,坐起来缓了好一会儿,掀开被子准备下床。

裴望初蹲下拾起她的绣鞋,谢及音道:“放着我自己来。”

他置若未闻,握住她的脚踝给她穿上。

用过晚饭后,两人在院中散步,朝中有急奏递进来,裴望初让人去书房等着,谢及音见来者神情焦急,催促他道:“事有缓急,你快去吧,我也要回房歇着了。”

裴望初却道:“殿下随我一起去。”

“我?”谢及音有些惊讶,她觉得自己的身份并不合适,然而她越犹疑,裴望初越坚持。

“你不去,我也不去了,叫他们都等着,明天再说。”

谢及音蹙眉道:“巽之,家国大事,怎能如此任性?”

裴望初温声道:“我天性怠惰,需殿下时时提点,你既忧心国事,索性陪我去吧。”

谢及音无奈,最终被他带到了书房旁听议事。

王旬晖是带着尚书省的急奏来的,见谢及音与未来新皇一同走进来,不由得一愣,多年为官的老练直觉让他迅速垂下眼。

他虽不认得谢及音,但看见她满头华发,也能猜出她是谁。

隐约听见未来新皇低声问她冷不冷,王旬晖又想起了一些关于这位新皇落魄时的风流逸事。

洛阳城里,谁不曾听过嘉宁公主与裴七郎?都说新皇会拿谢家人开刀,一如当年谢家对裴家,可是眼前所见,似乎并不如此……

王旬晖出神间,听见未来新皇道:“有什么事,呈上来吧。”

“哦,启禀公子,是南晋那边的消息,他们想和谈,送了国书来。”王旬晖忙将国书呈上。

南晋皇帝司马泓先是收到钤了大魏玉玺的国书,又打听到八州铁骑调往大魏南境,大有一开战就不死不休的架势,思来想去,最终同意与大魏和谈,签下二十年不起战事的契约。

“通商可以,允许大魏子民到南晋定居也可以,但割让城池不行。”裴望初看完南晋的国书后说。

王旬晖劝谏道:“如今大魏国力不及南晋,若允许百姓前往南晋定居,建康一带恐会十室九空,人丁寡则税收少。倒不如驳了这条,同意将南边三州割给南晋,待休养生息几年,再徐徐图之。”

裴望初不以为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国无道则民思去,国有道则民思归,与其勉强百姓,不如求责庙堂。城池不能割,一则,割城有败军之象,会养大南晋的野心;二则,留得故土在,大魏子民纵去国离乡,终会有回来的一天。”

他说完,转头望向正静静旁听的谢及音,“殿下觉得呢?”

谢及音闻言,露出一个颇感欣慰的笑,“七郎所言有理。”

裴望初语气柔和道:“那就这么办吧。”

王旬晖不敢再议,遂领命而去,先去尚书省传达了旨意,又跑去找正忙于准备一旬之后登基大典的多年老友喝酒。

老友正忙得焦头烂额,没空奉陪,故无情推拒。王旬晖神神秘秘道:“我有个关乎老兄前途的小道消息,你现在不抬举我,过几日管保打你个措手不及!”

老友不以为意,还有什么事能比新皇登基更重要?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王旬晖得意洋洋,心道,登基大典就叫你忙成这样,若是过几日突然要立谢家公主为后,岂不是要吓掉你的头?

第68章 殿下

月色清亮, 檐灯煌煌。

裴望初送谢及音回房,带她到妆台前,先拧了张帕子递给她擦脸, 又走到她身后,将她发髻间的珠钗卸下,拾起犀角梳,轻轻理顺她的长发。

妆台是新的,样式与从前相同。谢及音从妆镜里看向他, 轻声道:“巽之, 你马上就是大魏新帝了,不该再做这些琐事。”

裴望初听了这句话, 心中一刺, 他问谢及音:“那我该做什么呢,殿下?”

“新朝初立,根基不稳,朝臣和百姓都看着你, 你的行止不能有失, 你要谨慎处理好世家之间的关系,稳定人心。”

谢及音知道, 他其实很清楚该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帝王, 方才与王旬晖的召对,他的见识、胸怀都远在魏灵帝与太成帝之上。

那他也该明白, 作为恶名昭著的太成帝的女儿,她不能被如此善待,否则那些追随他的世家将会感到不公。

因此, 谢及音索性将话说完:“一朝天子一朝臣,以后, 也不要再喊我殿下了。”

她起身取来一个三寸见方的木匣,开了锁,呈至裴望初面前。

“这是大魏传国玉玺,你登基称帝虽是众望所归,有了它,也会更名正言顺,这是我送给大魏新皇的贺礼。”

她声音温柔,却句句都不中听,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