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鬓边待诏 第16节(3 / 3)

加入书签

吗?”

郑君容颇有些不好意思,“我同师兄一样,是偷跑出来的。”

裴望初微微侧身道:“我不是偷跑出来的,你与我不一样。”

他是被除了名,从天授宫中赶出来的。

天授宫是游离于北魏与南周政权之外的神秘组织。

自天下疲敝、一分为数后,鹿鸣山出现了一位“天授真人”。据传他手持一柄仙人铧,绕着鹿鸣山踱步三圈,入夜以后,便见天上鬼宿四星大亮,鹿鸣山中訇然作响,呼喝声昼夜不绝。第二天有周遭村落的人前往探看,却见山腰处拔地起了一座四十九丈高、八十一丈见方的宫观。

那宫观形如炼丹炉鼎,其八卦方位排列着殿庙轩台,观中更有园林景观,清幽飘逸,如天上神宫、洞府圣境。宫观上书三个字,形神极似已故数百年之字圣,书曰:“天授宫”。

天授真人自称秉天受命,习长寿养生之术,会符咒驱疾之法。他每日制作符水为人治病,又能点石成金扶贫济困,很快就在穷苦百姓中获得了众多的信徒。许多达官贵人也来向他求取延年益寿的丹药,对其又敬又惮,待如座上公,恨不能常趋门下,共同游宴。

天授真人从追随他的数万信徒中选取了一百零四个有慧根的孩子,带到天授宫中与他一同修道。二十年后,天授宫里产生了八位天师,天师之下有三十二位祭酒、六十四位道官。

这些道官手持象征天授教的木铧四处游历,施符驱鬼,治病救人,很快就让天授宫在士族与民间发扬光大,收获了无数信徒。

裴家自裴望初的曾祖开始信奉天授教,每年都会向教中供奉三千两白银。天授教的道官会在裴家挑选有慧根的孩子带往天授宫学道,而这一辈被选中的就是裴望初。

他三岁入天授宫,至十五岁出宫时,已经位列第六祭酒,这在天授宫一百多年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第19章 天命

郑君容与裴望初本同为天授教中宗陵天师座下弟子,郑君容离宫后来到洛阳,混进了皇宫骆夫人身边,又兜兜转转落到了谢及音手里。

他与裴望初五年未见,眼前的裴七郎与在天授宫中教他写符解谶、练剑学医的小师兄已大不相同,可他心里还是抱着一点希望,劝裴望初回天授宫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