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大佬爹今天也在垒坟头 第140节(3 / 4)

加入书签

也就是当个段子?听过拉倒,唯独余家?人?是破了防。

官职没?有谋到,人?又不回来,等于前头这些投资基本宣告打了水漂。本想着还可?以找安父换个庇佑,但安父老早就有了准备,他已?经很久没?收钱了,也不打算再继续套餐服务了。

打住!结束了!

余家?人?又不敢找安父算账,但余耀宗远在千里之外……反正最终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

倒是在这一年?的夏日快结束之际,安卉见到了许久未见的前房东老夫妇。

就是苏举人?的爹娘。

却说,早先苏举人?回到了家?乡后,依着惯常的流程,先是去祭了祖,后又摆了席面,请父老乡亲好生?吃喝了一顿。之后,苏举人?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来府城谋个前程。

举人?功名都足以谋个县太爷当当了,但他们这一届很倒霉,前头科举乡试舞弊一事虽然跟他们这些考生?无关,可?最终还是连累到了他们这些无辜之人?。上头是没?有秋后算账,但有意无意的还是卡了他们。苏举人?还听人?说,可?能是府城的大官老爷因为?甄家?灭门一案得罪了某些人?,那些人?没?办法找正主算账,却是将?气撒到了他们身上。

这种说法虽然没?什么真凭实据,却还算是在理的。要不然,他们这些去年?新?晋的举人?,也不会谋不到好差遣,说是让回去慢慢等着,可?谁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苏举人?就比余耀宗现实多了,他不觉得留在京城就有用,但同样留在洛江县那个小地方也没?意义了,哪怕要当个教书先生?,那也是来府城的。

但当先生?是下下策,他打算先去梁曲县碰碰运气。

安卉相当得惊讶:“梁曲县?你打算去找铁脑壳县太爷?”

一旁恰好刚出差回来的安父咳嗽两声,提醒道:“小姑娘要有礼貌,怎么能老说人?家?铁脑壳呢?”又扭头问苏举人?,“我倒是知道那位爷想要个新?师爷,可?他看?上的不是余耀宗吗?”

“所以我想试试看?。”苏举人?也曾经犹豫过要不要抢同窗的差遣,可?假如眼?下余耀宗在府城,那他肯定不会主动上前争抢的,但余耀宗人?在京城呢,起码三年?后回来啊,那还有什么好纠结的?

“确实,你都考出举人?了,肯定不甘心连官场都不进去看?看?。去梁曲县也挺好的,那位爷虽然脑子?多少有点儿问题,但人?是好人?。”

苏举人?:……

他算是知道安卉那嘴是跟谁学的了。

第130章

有句话叫做, 有其父必有其女!

苏举人原本也?就是听过算了?,直到如今算是确认过了?, 这话没错!

不过, 他也?没心思吐槽,眼下对他来说?,前程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甭管哪个?年代的读书人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 十年寒窗苦读后?,接下来又该怎么办呢?苏举人这个?情况都算是读书人里面顺利的了?,他本人读书天赋相当不错,要不然也?不可能才弱冠之龄就已经是举人老爷了?。而且他不光天赋好?,本人也?很用功, 还有个?当私塾先生的爹……

要知道, 教师儿女会?比其他人更会?读书这一点?,是经历过历史考验的。当然, 也?仅限于会?读书,读书是前程的敲门砖, 但实际上跟前途并没有完全画上等号。

哪怕是安卉上辈子,那名?校毕业生肯定会?比其他人更顺利一些,但也?不能说?每个?名?校毕业生都一定会?有光明的前程。

而如今,要比安卉上辈子的情况更为复杂一些。

此时的读书人,正常情况下是寒窗苦读十余年, 经过了?重重险阻后?, 这才金榜题名?的。但有个?问题,甭管哪个?关卡,那有人过去也?肯定有人过不去, 而且科举考试明显就是通不过的人占了?绝大多数。

像苏举人这样都算好?的了?,他的很多同窗, 甚至有些比他年龄大上不少的,仍旧是个?秀才公。还有更惨的呢,他爹考了?十几年仍然是个?童生,连秀才都没考中。当然苏老爷子早已放弃了?,他因为年轻时忙于读书进学?,成亲要比普通人晚上许多,哪怕成亲了?也?得每年参加考试,直到中年才得了?这个?儿子。好?在,儿子没让他失望,从开始启蒙就显露出了?不同于一般孩童的聪慧。于是,苏老爷子就把人生希望全都放在了?独子身?上。

这种想法搁在安卉上辈子,少不得有人批判。为人父母怎么能把自己?人生的遗憾转嫁给孩子呢?但碍于时代局限,反正放在眼下,苏老爷子的想法绝对是多数人的想法,没人会?批判的。

可饶是像苏举人这样,放在读书人身?上属于很顺利的人了?,也?不得不面临前程的问题。

在本朝,理?论上别?说?举人了?,连秀才都可以当官。因为县衙门里就是需要不少读书人,像县丞、师爷、文书等等,各个?职位上都需要人才。还有县学?那边,少有人知晓的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