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大佬爹今天也在垒坟头 第56节(3 / 4)

加入书签

一家??

去睡吧,梦里什么?都?有。

人?本来就是现实的,田大娘的堂妹也是看透了,她不得不为?小儿子和小孙子考虑。旁的不说,起码得让孙子成家?吧?

于是,她早早的打算起来,一开始是准备给孙子攒媳妇儿本,但后来意识到这样是不成的,索性在亲戚里头相看着,问谁家?有不要的女孩儿,抱来给她养,养大了不就正好给孙子当媳妇儿吗?

田大娘的头一个孙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去了那?边的。

那?边真?不一定是坏心?眼才养死了那?个可怜的小姑娘,因为?在这个年?代的乡下地头,小儿的夭折率一直都?是很高?的,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没养大的孩子。要不然,也不会有三岁才算个人?的说法。甚至连安堂婶不也只给孩子起了个小名,而不准备起大名。

坊间有个说法,不起大名就不会出现在生死簿上了。

当然这就是扯淡,可架不住有人?信啊!

安堂婶跟那?边有亲眷关系,打听消息很是容易。

“要我看,那?孩子就是没得家?里人?重视,随便?拿些吃的喝的应付过去,哪天突然病了也不会说,等大人?发现时?,早就来不及了。再说他?们住的还偏,从那?头来镇上,有好长一段路连驴车都?过不了,还要翻过一座山,赶路怕是得起码一天一夜。小孩子要是真?的病了,咋可能来得及呢?”

傅老太也觉得这应该就是比较接近现实了,听说田大娘头一个孙女没了时?,还不到两岁。

那?两岁的孩子知道个啥?就算身上有什么?病痛,她也不会说啊!

再说了,如果是家?中受宠的孩子,一旦有个什么?不对劲儿,哪怕只是神情蔫巴了,或者吃饭没胃口了,大人?都?会警觉起来。可那?小姑娘是作为?童养媳养在亲戚家?里的,能吃饱穿暖就不容易了,怎么?可能受到关注呢?

一个从小就不被?家?里人?关注的孩子,多半都?会养成闷声不吭的性子。这样的孩子,就算某天突然不说话了,也不吃饭了,或者干脆窝在哪个地方不动弹了,估计大人?也不会当一回事儿的。

像姜三娘说的,她弟弟以前成天上蹿下跳的,典型的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突然整个人?神情恹恹的,家?里人?都?心?疼坏了。

这就是巨大的反差,反差越大越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道理安卉都?懂,但她还是同情那?个来不及感受美好世界的小姑娘,她闷声道:“就算头一个孩子不是对方故意养死的,都?没了一个了,还准备再送一个过去?有这样的道理吗?还是我爹吓唬她,说她印堂发黑,她才不敢了。”

“她又后悔了,前阵子还说呢,早知道不如把小孙女送给人?家?养,这样家?里就一个孩子,兴许她孙子就不会丢了。”傅老太也是无奈,但这是别人?家?的事儿,她也没辙儿。

“那?现在呢?他?们跑去那?边做什么??”

提到这个,傅老太倒是笑开了。

“要不怎么?说恶人?自有恶人?磨呢?那?婆娘的堂妹也是个倒霉催的!”

最?早,田大娘坚称是她堂妹因为?记恨她不把小孙女抱过去给人?当童养媳,出于报复心?理,对方偷偷的抱走?了她大孙子。

这个逻辑其实是通的,因为?田家?孙子也有四五岁了,这个年?纪的孩子是会被?人?拐走?,但无声无息的被?拐走?,确实挺有难度的。要知道,那?会儿巷子口还是很热闹的,人?来人?往的,大娘婶子都?在扎堆在巷口闲聊,还有其他?孩子聚在一起玩儿。丁点儿响动都?没有,确实有些奇怪。

但如果说是熟人?作案,那?就说得通了。

不过,这个说法很快就被?打破了,因为?姜庚子失踪了。

白挨了一顿闹腾的田大娘堂妹直接跟她闹掰了。

可惜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姜庚子找回来了,还指认了拐走?他?的人?。

如此一来,田大娘就又盯上了她堂妹。在县衙门正式惩处姜大两口子后,她就带着全家?人?并?一些亲眷,直奔她堂妹夫家?,甚至还带上了铺盖,直言她孙子不回来,他?们就赖着不走?了。

安卉:……

好家?伙,她直呼好家?伙。

这也可以?想想田大娘撒泼闹事的模样,感觉吧,她堂妹也是惨。但只要一想到抱养了别人?家?的孩子结果给养死了,还准备再一次抱养……

就感觉挺活该的。

第044章

甭管是?田家还是?田大娘堂妹的做法, 安卉都?无法理解。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从小处的环境接受的教育都?截然不同, 让她如何理解这些人?

就?像田大娘的堂妹, 她没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在偏僻的小山村里多的是?担心自家儿孙长大后娶不到媳妇儿,而提前从别家抱一个女?孩子过来?养的。要不然, 童养媳这个词儿又?是?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