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492节(2 / 2)

加入书签

确实不凡。

等江流儿受了大阐官爵,皇帝又赐五彩织金袈裟一件,毗卢帽一顶。

教他用心再拜明僧,为此次参加水路大会的高僧们排定座次,选出协助的班首,却又不给这些班首官职。

还要这些人做好记录此次盛会的文书,以便昭告天下,算是白嫖了一把。

随后命和尚们前去化生寺,择定吉日良时,开演经法。

江流儿满心欢喜,再拜皇帝领旨而出。

到了化生寺里,聚集众多高僧,先打造禅榻,装修功德簿,又命人确定和整理水路大会时的音乐。

不过,江流儿不懂权谋算计,可那些老和尚们却不傻。

最后选得大小明僧共计一千二百名,算是人人有份,个个得了差事。

还分派上中下三堂,明确职守,算是暂时稳住了内部。

确定在本年九月初三日,是极好的黄道吉日,开启七七四十九日的‘水陆大会’。

菩萨担心了多日,见水路大会总算召开,而且还得到了唐皇重视,这才安心不少。

可石仲魁实在过于安静,又让菩萨心里有些惴惴不安起来。

仔细想想,还是打算尽早把佛祖赐予的几件宝贝,送给江流儿护身,免得石仲魁真有算计,甚至加害转世的金蝉子时,选定的取经人连个护身宝贝都没有。

当初佛祖可是亲口说过,‘锦澜袈裟在身,可免堕轮回’‘九环锡杖在手,不遭毒害’。

可见这两件宝贝看似寻常,实际上很可能是件好宝贝。

至于佛祖是否吹牛,那就只有试一试才知道。

菩萨再次化身老和尚,一身普普通通灰色僧袍,一缕白须,赤着脚,顶着个光头。

带着变化成小沙弥的木吒,手拿九环锡杖,带上被包裹包着的锦澜袈裟,和金紧禁三个箍儿出门。

在街上游荡片刻,忽见十几个和尚笑容满面的迎面走过来,立马命木吒拿出锦澜袈裟。

十几个和尚一见那袈裟艳艳生光、彩气盈庭,上面佛家七宝更是流光溢彩,宝气升腾。

一看就让人知道,这袈裟是件了不得的宝贝。

立马就有和尚上前问道,“那癞和尚,你的袈裟要卖多少价钱?”

菩萨见这十几个和尚上钩,笑着道:“袈裟价值五千两,锡杖价值二千两。”

十几个和尚立马吃了一惊,此时是唐初,银子不是一般的值钱。

“这两个癞和尚莫不是疯了?亦或者是傻了?就这两件粗物,也敢卖七千两银子?

除非穿上身长生不老,就得成佛作祖,才值得这许多。否则便是拿去皇宫叫卖,也别想卖出去。”

菩萨可不会和这十几个人争论,拿出袈裟本来就是吸引民众目光。

第592章 强买强卖

用值钱的宝贝吸引关注,这和现代社会吸引流量的意思差不多。

等江流儿身穿价值七千两的袈裟,手拿锡杖,想不出名都难。

至于这袈裟和锡杖是不是真值七千两银子,菩萨可不管,反正她开口就是非七千不卖,而且最后白送出去,外人也没法证明到底是不是真这么值钱。

若是能由唐皇亲自相送,效果就更好了。

菩萨带着木吒径直离开时,不少听到刚才拿番话的好事者,果然一窝翁的跟着看热闹。

而菩萨自然是带着木吒和袈裟,去了刚才那些和尚说的皇宫大门。

来到东华门前,正撞着宰相萧瑀散朝而回。

随行护卫的家仆大声喝斥,命人让开街道。

菩萨却公然不避,当街上拿着袈裟,看着马车径直迎了上去。

正上车的萧瑀听到怒喝声,停下脚步看过去,一眼就见袈裟艳艳生光,心里顿时感觉这是宝贝。

忙命手下人问那卖袈裟的要价几何。

菩萨道:“袈裟要五千两,锡杖要二千两。”

萧瑀果然和常人不同,一听就听出这里面有门道。

“此物有何好处,值得这般高价?”

菩萨见萧瑀如此配合,脸色一喜,“此二物有好处,有不好处。有要钱处,有不要钱处。”

这下吸引的萧瑀更感兴趣了,“何为好?何为不好?”

菩萨道:“着了我袈裟,不入沉沦,不堕地狱,不遭恶毒之难,不遇虎狼之灾,便是好处。

若贪淫乐祸的愚僧,不斋不戒的和尚,毁经谤佛的凡夫,难见我袈裟之面,这便是不好处。”

萧瑀本来就是朝堂内,少有信佛之人,忙又问道:“何为要钱,不要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