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490节(2 / 2)

加入书签

朝,上台的李唐王朝既然是推翻隋朝上台,自然不会选佛家,干脆自命老子李耳后人。

这道家和李唐王朝的关系又更近了一层,佛家的处境自然变的艰难起来。

武德九年,唐高祖明文下诏确定了三教排序,道为先,儒次之,佛最后。并且大幅度缩减了佛家寺宇僧人的规模和人数。

没法改变李渊的决定,佛家便把眼光放到了下一任帝国接班人身上。

想着重现当初智仙女尼的传奇,佛门干脆押宝李建成。

不对,当初李建成是太子,而且李建成其实真不比李世民差。

唯一没想到的,仅仅只是没李世民有决断,没李世民那么狠。

敢破釜沉舟,亲兄弟都杀。

所以当时佛家根本算不上押宝,而是梭哈。

李建成甚至有个法名叫‘毗沙门’,随后宣武门之变,结局自然不用说了。

而看到机会的道士们,则主动上书说,宣武门当日发现‘大白天出现了太白经天’的异象。

所谓太白经天,就是金星凌日,小日食而已。

但日食出现,就代表着‘天下革,民更王’。

算是给了血腥宣武门之变,添加了正大光冕、理所当然的说辞。

贞观二年,佛家反击,一个叫陈玄奘的和尚请求公费组织去天竺取经时,却直接被李世民简单粗暴地拒绝了。

最关键的是,当初想效仿智仙女尼的法琳法师,居然还不死心。

不仅和道家大打嘴皮子,还在文章里公然的说,大唐李氏的祖先不是官方所说的陇西李氏,而是来自塞外的阴山李氏,属于五胡,和老子李耳八杆子没关系。

敢质疑李唐皇帝家的家谱,等于破坏李唐立国根基,这不是找死嘛。

可惜石仲魁直到贞观五年,才从华山别院,举家去了长安城。

要不然,佛家此时的处境,肯定会更加艰难。

李世民听了道士的小报告后,果然大怒。

暗道自己刚做皇帝,俗事太多,都不打算秋后算账了,你法琳和尚倒好,竟然敢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还主动送把柄上门。

立即派人把法琳和尚抓起来打进天牢,并且发话了,你法琳和尚不是得道高僧吗?

我也不欺负你,给你七天的时间,让你向你们的观音菩萨祷求,七天之后凌迟处死,看观音是否赐你金刚不坏之身。

结局自然不用说,法琳这个凡人和尚自己没抗住,都不用菩萨相救。

噗通就跪在李世民面前,说什么‘贫僧这七天天天念的的不是菩萨,而是陛下,在大唐,您就是菩萨。’

可见这和尚一开始就不是什么坚定信仰者,心里求的全是权利和利益。

搞得李世民举起的刀斧,反倒不好下手了,最后饶了法琳一命,流放边地。

有这经历,就知道西方教为何非要逼着李世民去游地府了。

实在是整个大唐,真缺少佛家大兴的基础。

但李世民又不傻,回来之后仔细想了好几天,哪里不知道自己被人算计了。

第589章 白送的甘露水

皇权再厉害,也长久不了,而且石仲魁也就帮李世民增加了二十年的寿命,等李世民驾崩了,还得去地府走一遭。

李世民再英明神武,也担心自己的后事。

这才有了这场水路大会。

不过,要是石仲魁直接把李世民从地府里救出来,本来就对佛家没好感的李世民,铁定全面向玄门靠拢。

可惜石仲魁再如何想搞事,也明白自己不能真和西方教,还有玉帝这两方势力做对。

而且说真的,太上老君虽然一再纵容石仲魁找西方教的麻烦,但实际上,那老馆自己很可能也希望取经队伍成型。

当年封神之战时,太清和玉清圣人搞不定通天教主摆下的诛仙剑阵,不得不寻求其他圣人的帮助,以便抽起四位圣人,破掉只有四圣一起才能破掉的诛仙剑阵。

当年元始天尊一开始是想过找女娲娘娘的,可惜娘娘没答应。

最后只能命广成子去西天找西方教的两位圣人。

而接引圣人一开始也没答应,很是委婉的拒绝,倒是准提圣人很是积极,劝解接引一番,这才筹齐四圣。

当然,大概率是接引当白脸,准提当红脸。

可不管怎么说,欠下的因果是要还的,这才有了西方教大兴的事。

老子事后其实也后悔过,这才有了化胡为佛,分化西方教。

所以石仲魁很清楚,自己找死才会去反对西方教、玉帝和玄门都确定下来的事情。

……

这在李世民看来,就是玄门的力量也没法大到,能碾压佛家的地步,这才有了自己入地府,女婿只是相助,而不是相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