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382节(2 / 2)

加入书签

,明清有四位皇帝是因为感冒而驾崩。

医圣张仲景的麻黄汤、桂枝汤等名方传世,还得差不多180年后才出现。

胡圣借着游方道人的名义,四处救治病患,几个月内名声就传遍方圆百里。

半年之后,老狐狸一得到石仲魁的命令,没多久便出现在陈家村。

不仅轻易见到金蝉子转世之后的陈元敬,还三两句便吸引的陈元敬亲爹陈世义对医术起了兴趣。

汉代想做官,除了先得会读书写字外,最常用、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靠人举荐,也就是察举制。

到了东汉时基本上都是举孝廉。

而察举制说白了就是推举民间的人才为官,但想得到举荐,先得获得当地有名的官吏、豪强认可。

然后层层上报,若是真有名气,很有可能被皇帝直接征调为年工资两千石的郡守。

陈世义想学医术,不是他真的立志当良医,而是看到治愈伤风病症的好处。

若是能治好县官、郡守,名声很快就能传到京城内。

别说皇帝了,丞相、彻侯之类的高官肯定会第一时间把这种人调入京城以备万一。

胡圣见陈世义上钩,心里自然高兴,但她其实没多少时间慢慢挖坑,以美色让陈世义对自己死心塌地。

既然没法勾引的陈世义,那就收他为徒弟。

有了师徒之名,带他一家去山里潜修也能说的过去。

所以除了医术外,老狐狸精在伏虎罗汉再一次带着弟子,进了洛阳参加辩论后。

随便露了几手符咒招魂、驱鬼之法,轻易就让陈世义更加坚定的想拜师。

至于先拒绝、再忽悠,最后勉为其难说要考验一番,让陈世义态度狂热起来的过程,对胡圣来说实在太容易了。

而且老狐狸暗示自己已经活了六十年,但外表却只是二十多岁的样子,顿时让陈世义起了舍家跟着胡圣去山中修道的念头。

到了此时,五岁半的胡媚儿才体现出她的用处。

老狐狸装模作样皱眉思索一番,对陈世义说道,“居士向道问医之心坚定,贫道自然不愿负了居士一片诚心。

但我这捡来的孙女,也是个苦命的孩子。

居士又刚新得麒麟儿,不如居士一家跟着贫道归山,让你那夫人照看自家孩儿的同时,顺带也照拂这女娃的饮食。”

陈世义本来连妻儿都舍得暂时放下,现在听到一家人不用分开,还可以借着帮忙抚养师父捡来的女娃,来获得师父的欢心,自然没不答应的道理。

而陈世义妻子此时除了欣喜若狂外,就只剩下感激了。

一家人收拾好行李,在老狐狸显露出兜里有不少银子后,连家都不要,天色微微亮,便跟着借口需要早点赶路,免得误了时辰,要在荒郊野外过夜的老狐狸身后,悄悄离开了陈家村。

别说广法寺的和尚了,就连陈家村都没人发现他们一家什么时候走的。

等走了一个多时辰,胡媚儿装模作样的说自己走累了,吵着向老狐狸撒娇要做纸马。

老狐狸看了看茫然的陈世义和他妻子,叹息一声,借口怜惜陈世义妻子体弱,又带着个半岁小婴儿,拿出几张符纸,运起法力随手一抛。

符纸居然迎风便涨,三两下变成马车。

第423章 八九玄功到手

陈世义和妻子看着符纸便马车,先是脸色大惊,随后便是狂喜。

这实实在在的道法出现在眼前,不相信都难。

有了不知道疲倦的马车,行进速度立马快了十倍。

一天内就从洛阳,走到了南阳。

作为刘秀起兵之地,南阳可谓东汉龙兴之地。

不仅权贵、勋戚众多,基本上连个盗匪都没有。

更重要的是,此地算是人皇气运非常充沛的地方。

陈世义虽有心修道,却也没完全忘了做官的心思,跟着老狐狸到了南阳,就算赶他走他也不会离开。

此时刘秀还没平定全部割据势力,百姓迁徙也不需要和‘路引’差不多意思的‘传节’。

不过想进入南阳,也没那么容易,同时还有暴露的风险。

但胡圣从来没想过带陈世义一家进南阳。

来此地只不过是想借助龙兴之地的人皇之气,掩盖转世的金蝉子。

石仲魁几年前就在南阳建了个庄子,让王不离、刘不弃带着手下轮流值守在此地。

两人这几年也时不时猎捕恶虎来示威,免得周围豪强不知死活来找麻烦。

所以两人对南阳周边熟悉的不得了,想寻个隐秘山林真不要太容易。

就这样,胡圣带着陈世义一家,隐居在南阳城外伏牛山、卧龙岗。

等伏虎罗汉得知陈世义一家消失不见了,已经是三天之后的事。

别说打听陈世义一家的行踪,就连施法追踪都毫无结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