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239节(2 / 2)

加入书签

仆,命他回家让王府长史带着地契过来,当场就换走1500斤的八宝酒。

石仲魁想了想也没阻止,只要不是白送,皇帝都没权管这事。

再说自己是用酒去换,而不是直接拿出15万、20万两银子,性质就不同了。

外界再嫉妒,也只会嫉妒自己能酿造出八宝酒,而不是传谣言说自己和宗室亲王有见不得人的勾结。

甚至明眼人看出1500斤的八宝酒,卖到江南或者西北,绝对超过20万两银子。

这就不是自己占忠顺王便宜,而是高价置办家产,打算在京城世代定居下来了。

内宅里。

宝钗和迎春被莺儿和琥珀叫起床,得知自家相公为家里置办了万亩良田,顿时激动的难以自已。

这就和现代社会,买下一整栋楼收租,是个女人都会高兴疯了。

忙把香菱、珍珠等人喊了进来,帮自己姐妹梳妆。

以往需要半个时辰的梳妆,仅仅只是半炷香就整理好了。

宝钗和迎春各自拿着自己的那把库房钥匙,带着人急匆匆就去了后宅和中院之间的库房。

看到管家于顺已经带着人在库房外等着,宝钗忙问道,“老爷还在陪王爷和两位公公吗?”

于顺忙点头。

听到置办田庄的事情后,他们这下家仆同样高兴的不得了。

这万亩田庄自然是交给他们这些家仆打理,不说从中贪污捞钱,仅仅是管着至少两三百户,差不多一千左右的人口,于顺就觉得自己总算出头了。

否则仅仅管着大宅前院和三十几个家仆,哪里体现的出他这个大管家的本事。

今后自己成家了,子弟也能依靠在田庄上谋生。

而石仲魁从缮国公府找来的二十个亲兵就更高兴了。

不用想就知道主家必然给每个亲兵划拨50亩农地耕种。

而且地租肯定比正常五成比例低一成、甚至立功之后低两成都是常事。

若是主家花钱、出粮食雇佣劳力,把那万亩田庄改造成稻鱼共养的水田。

50亩地一年耕种下来,自家交完租子,就能留下至少七八十石,近万斤的稻米和两三千斤的稻花鱼。

到时候不仅随随便便就能娶到媳妇,就算生个孩子都能轻轻松松养活。

十几、二十年后,自家的儿子又称为主家的亲兵,又能分到50亩良田耕种,那自己一辈子不仅完美,更对得起祖宗。

光个儿子、十几个孙子的功劳,到了下面见祖宗时,说话的底气都大了。

所以说,石仲魁仅仅只是为自己换来传家的农田,便让自家从上到下都凝聚起来。

甚至连莺儿、琥珀、香菱和珍珠现在都敢想着为石仲魁生几个儿子。

不说和两位夫人的子嗣争夺这万亩农庄,今后老爷要是再置办其他零散的农田,自己的孩子就有机会分到这些农田了。

……

中院、翰墨轩里。

石仲魁陪着忠顺王、戴权、夏守忠喝茶闲聊没多久,就见于顺和莺儿从后门走了进来。

先是对忠顺王三人行礼,莺儿这才走到石仲魁身后,在他耳边小声道,“老爷,夫人那边已经让人从库房里抬出了30个50斤装的八宝酒酒坛。

只是换走这1500斤八宝酒后,家里的用来做母酒的药酒只剩下两坛子一百斤了。”

石仲魁嗯一声点点头,“稍后我会去库房放一千斤药酒,你告诉两位夫人,用来调配的烈酒只能比以前的好。

而且兑换的比例从之前的1比10,改为1比9。”

莺儿顿时不乐意了,之前1比10能出一万一千斤,这多出来的一千斤就是十万两银子。

可石仲魁的话,别说莺儿了,就是宝钗和迎春也不会反驳。

好在一想到一万斤八宝酒全买出去,就是百万两银子,莺儿的呼吸都粗重起来。

看石仲魁的目光那叫一个含情脉脉,恨不得立马扑进他怀里、耳鬓厮磨一番。

“是老爷,奴奴这就去禀告夫人。”

石仲魁侧头看了眼自称‘奴奴’的莺儿,顿时看出她眼睛里的爱意和躁动。

不由暗笑一声,这女人不亏属巨龙的,听到家里要赚大钱了就思春起来。

若是让她们知道,自己之前和城隍直接换了上万斤药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