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12节(2 / 2)

加入书签

也叫首县。

即县城和府城或省城同在一处的县,亦即知县与知府或巡抚同在一城。

知县自己的任务本来就重,上头的婆婆一多,不仅管这管那,有事吩咐下来,哪里有拒绝的机会。

而且功劳是知府的,稍微出点错,又会被人盯上。

而平级外掉或者降职,一般人又不愿意,那就只要想尽办法升职了。

一旁坐在主位上喝茶闲聊的于洪高,倒不是真的非要把石仲魁手里的20把扇子,全收入囊中。

做官十来年,不说家财了,古董还是收藏了不少的。

可直接送钱、送珍宝绝对是最愚蠢的做法,而且有的人他是真不收钱财。

古玩字画也有些刻意,携带时也不方便,万一被人看到,说不定就被人盯上了。

所以扇子这种常拿在手里的玩物,不仅拿在手里不打开时,没人在意,又能随手就送。

对方收了的话,时时拿在手里,等于常常记住收礼的人。

最关键的是,对方要是真喜欢,百分百会经常把自己叫去。

见的次数多了,交情就有了,还能趁机在对方面前显露自己的能力。

而且每次见面送一把,根本没人能发现问题。

几次之后,应该足以让自己调离大兴县。

加上现在看起来石伯谦也是个读书的好苗子,他自己又够努力,运气也足够好的话,一个进士弟子还是非常难得的。

没多久,管家来传话说午膳已经准备好了。

却没想到于洪高居然把自己妻子请了来。

石仲魁跟着于洪高走进偏厅,隔着一道山水屏障,和师母见礼,说了些话。

算是被于家正式认可为入室弟子了。

古代男子能见女眷,那是通家之好,同时一般也只有从小就跟在身边的弟子,才能随意去见师母和老师家的女娃。

但大了之后,顶多拜见一番,就会有老师的儿子,弟弟之类的人去外间接待。

关系亲近的,能留你吃个饭。

关系一般的,留下礼物说上一炷香的话,你就给我识趣的滚蛋。

否则那就是惹人嫌,下去能不能再见,就难说了。

……

用过午膳,石仲魁独自在外间客厅的偏房中看书,等着于洪高去处理前衙的事情。

半下午时,两人这才再次进入书房。

询问了十几个问题,见石仲魁真能记住自己所说的话,一时间真起了爱才之心。

讲完了府试、院试方面的经验,居然连乡试方面的经验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而且说着说着,于洪高自己都没注意的不免超题。

第17章 天助我也

见石仲魁听完就能记个七七八八,于洪高心里大喜,自己就是二甲第五名,也就是300人考了第八,这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

要是石仲魁明年,或者四年后同样中进士,那师徒两不仅会名扬士林,成为读书人嘴中的羡慕的对象。

在师门中的地位也会高一大截。

石仲魁听于洪高说庞世同门下曾经一门五进士,举人堂外坐的话。

不由让意识到,自己那个听都没听过的泰山庞世同师祖,好像确实有些牛啊。

举人都只能在客堂外入座,不仅门生众多,在地方上的势力肯定也很大。

可这也让石仲魁安心下来。

原因很简单,大概是刚刚拜师,没什么感情。

所以他只想从师门获利,而不想被师门连累。

拜了于洪高为师,除了于洪高之外,在士林中真正能制约自己的,也就只有庞世同了。

好师门的助力确实很大,但同样的,也得背负上师门的祸事。

于洪高这人有才学,又知道钻营,一发现自己手里的古扇都是名家之作,就舍得下本钱。

手段也偏向计谋和人心揣摩,而不是强逼、明抢,这种人是很适合做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