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359节(1 / 3)

加入书签

反而觉得皇帝不盯着她了,也挺好的。这样自己也可以从容一些。不用总是和皇帝汇报自己的进展。

她还反过来安慰虞敏悦宽心一些。

老一辈的思想是很难改变的。在他们这个组织里面,许多同志的家里人也是抱着过去的老思想不愿意改变。

他们也在和自己的家里人抗争。

有些人也是苦不堪言。甚至也有人因此而放弃理想,离开组织的。

“这不是个例,这是普遍现象。按照院长所说的,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和这些旧势力抗争。战胜他们,就能改变这一切。”

“至于联姻的事情,我看祖父也不会同意的,毕竟这会儿和皇室联姻,对世家并不是太好。”

虞敏悦道,“只想这一切早点过去。”

心里上的煎熬,确实不好受。哪怕不认可母皇的想法和做法,但是想到这是她的母亲,是血脉相连的亲人。她心里还是难受的。只是平日里理智压着情感罢了。

她无法做到完全的理智,她内心深处割舍不掉这份母女之间的情分。

因为这个联姻注定不会成功,所以对于组织来说,这确实只是一件小事。

还不如户部将北地粮仓那些地公布天下的引来的影响大。

朝廷政令发布天下,告诉天下百姓,如今朝廷在北方开发耕地。土地肥沃,且有军队驻守保证安全种植。

如今朝廷允许无地的百姓迁移过去定居种植,会给这些无地的百姓分地。

如果有地的百姓也可以置换自己的田地。置换比例肯定是百姓受益的。

那边唯一的劣势就是抵触边境,气候寒冷。可能居住环境没有在家乡那么舒服。但是粮食是不缺的。而且那边可以火炕,烧煤炉子,可以安全过冬。

这消息传下来之后,引起了所有百姓的欢喜。

朝廷多开发耕地,就代表能吃的粮食会越多,粮食价格也不会乱涨。

然后很多人还联想到之前减免赋税的情况,觉得和这粮仓肯定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要不然朝廷也没有这么大的底气。如今证实此地如此肥沃,以后他们的赋税也就不会再增加回去了。

无地的百姓更是欢喜,对于无地的百姓来说,没有所有的故土难离这一说法。

因为他们哪怕是在故乡死去,也没有一块地安葬他们。

对于他们来说,属于他们的土地才是根本。

朝廷愿意给他们分地,哪怕远一点也没有关系。

这些无地的人和前些年比起来,已经少了很多了。都是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享受奖励生育而分地的一群人。

这些人年纪都很大了,过了婚育年龄,没有安身之所。

如今总算是可以分一块地了,自然踊跃报名,要去边地开荒。

这是谢青天颁发的指令,必定是不会骗人的。他老人家说好,那必定是好的。

于是各地县衙报名的人十分踊跃。县令们难得的很支持他们离开。

这些没有土地的人在这里,无法缴纳足额的税收,还容易引起各种乱子。走了也好。

许多大户则都在打听这件事情的真假。那边的土地果然很高产?

要是真的高产,倒是也能去想法子伸手弄一点。反正也不需要自己种。在那边弄些土地,找人去种。到时候家里自然又要多得一些产出了。

当然了,他们所想到的法子自然是不花钱,空手套白狼的。

哪怕政令里面写明白了,只允许置换,不允许私人随意圈地。他们也是无所畏惧的。

对于朝廷政令,他们总可以想到对策。

于是一时间很多人前往北方粮食生产基地打探情况,主要是看是否高产,那边还有多少土地。

这一下子,通往北地的路就异常热闹起来了。

原本越往北越荒芜人烟,如今倒是多了许多人气。连往那边去商人也有很多。粮食多的地方人就多,就意味着商机。实在没有商机,运输一些便宜的粮食也是好的。

谢来觉得修路的时机到了。

第304章

修路这种事情,只要不让大家出钱,朝臣们—般也不会太过阻拦。因为他们自己也能从中弄点钱。或者路修好了之后,他们自家生意往来也会更方便。

反正户部负责修路,享受的也是他们。

于是谢来提的这个修路建议,反而在朝廷上最为顺利,基本上没人提反对意见。

随后的事情自然是户部做主。

谢来这次修路就不再是像过去那样以徭役为主了。他试探的将徭役改变一下。以前徭役虽然也包吃,但是不给工钱。而且吃的东西还不怎么好。

百姓们服役回家之后,都要休养很久才能休养起来。

封建王朝就是这样压榨百姓的,从税赋到徭役。出钱出力的都是最底层的百姓。

谢来要慢慢的改变这个局面。

户部开始商议具体的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