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144节(2 / 2)

加入书签

谢来便先送了两人去铺子,让吴妈妈陪着,自己则去赴宴。

与谢来约好的,除了府城的学子,还有几位和谢来一样,是从下面县城来的。

其中有家里开铺子的,也有地主家庭的。也有家中耕读之家的。说起来,出身和谢来也算差不多。谢来虽然多了一个赘婿之子的名头。但是他如今的成绩足以让这些人忽略这些。

众人也不谈学问,毕竟科举考试已经分出高下。

如今接触,也不过是为了多几个好友。日后也好一同赶考。若是其中谁考中了,日后也是多了一条路走。说白了就是搞个联谊。

谢来了解了他们的身世之后,就知道了。这是拉着他这个同样寒门出身之人搞小团体抱团。

据说不止他们抱团,那些出身好的人也同样抱团。

谢来想起了林夫子几年前考完乡试之后和他回来说的话。

考完乡试之后,都要开始抱团了。因为乡试之后就是会试,离官场一步之遥。早点抱起来,以后关系更加亲厚。

熟悉起来之后,大家也开始畅所欲言了。

谢来在外面向来话不多。

担心言多必失。

他们说起朝中的丞相大人,语气中多有羡慕。

又提及了世家,也多有敬畏。

提及青云书院,更是向往。

然后发出感慨,“可惜只能选一边,却要与其他人水火不容。”

谢来听出来了,这不就是平衡吗?

看来现在坐在朝堂上的老皇帝是对内内行,对外外行。

权利分配倒是做的挺好,但是对外战争却一塌糊涂。

“谢兄,你日后准备投在哪边的门下?”

谢来笑道,“昨日我也说过,自然是为朝廷效力。”

“谢兄,你与我们装糊涂了。如今这朝廷,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果真一边不站。日后只怕连个官都没得当。”

谢来道,“为皇上办事,皇上觉得我能当官,自然会给我当官。何必操心?”

至于站哪边,谢来自己都没想明白呢。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谁给百姓做事,他就站哪边。

他想当大官,但是也不想当糊涂官,昏官。

众人见谢来说话不清楚,只当他是谨慎,便又换了话题。说起各自的抱负。

他们虽然出身寒门,但是却也并不是要为老百姓做什么,反而想的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成为丞相大人那样的高官,迎娶世家之女。

这本也无可厚非,只是谢来如今想法和他们不同,自觉说不到一处去。

谢来想着,可见交朋友不能唯出身论,不管是士族还是寒门,都不能一概而论。

并不是出身低的人就会为老百姓做事。

参加完宴席,谢来就走了。这第一次参与抱团活动,效果不尽人意。

谢来之前以为为了抱团,只要是身份差不多,合得来,就可以结交。

可尝试了这一次之后,他发现自己想的太容易了。

和一群志趣不一样的人抱团,抱不到一起去啊。

看来这结交朋友,抱团,也不是那么容易。

这就和站队一样。

观念不一致,就是玩不到一起去。面和心不和,朋友再多有什么用?

谢来决定了,日后要多观察朝廷众人的动向,实行的政策,做事风格。哪怕必须站队,也必须要站个志同道合的。或者观念相似的。

实在不行,包容心也要强的。不能再唯出身论了。

晚间谢来又和自己的人生导师马老师说了自己的想法。

他觉得寒门子弟也不一定都能为老百姓做事。

“夫子,你说为何就要以门第论,不能以志趣论呢?要是朝堂之上,有同样理想的人站在一起,做事情不是更容易成功?”

司马丞相道,“因为每个人背后都有自己的利益团体。若是违反了这一方的利益,便寸步难行。被自己的利益团体抛弃,最后只会死路一条。”

然后叹气,“除非,他们有共同的利益。”

“不过,这不可能的。天下间只有这些东西,你拿了,旁人就要少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