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248节(2 / 3)

加入书签

可以把婚假先留着。”

按京城的规定,适龄男女青年结婚的婚假是三天,连着五一加上周末有五天时间,除去结婚那天,有四天时间如果自己开车去的话,去内蒙看看大草原绰绰有余。

刘欣雨从抽屉里拿出个红包递给杨淑云,点头道:“那就祝你新婚愉快,内蒙之行顺利。”

杨淑云有些不好意思地接过红包,心里自是欢喜的。

她都没想到刘欣雨居然早就准备好了红包,却又十分遗憾刘欣雨没法参加自己的婚礼。

她是很想请刘欣雨参加自己的婚礼,却知道刘欣雨那天会很忙。

喜洋洋酒店有场盛大的婚礼,婚礼的新郎既是部里的同事更是刘欣雨及其对象多年的朋友。

就算她给刘欣雨下了请柬,刘欣雨也压根抽不出时间参加她的婚礼,所以干脆忍到今天才告诉刘欣雨,她五一要结婚的事。

刘欣雨心里当然也清楚杨淑云没给自己派请柬是因为什么,遗憾当然是有的,但是五一扎堆结婚的现象是真的十分严重,除了方洽,其他她还收到了好几份请柬,所以她的抽屉里才会有现成的红包。

为了表达不能参加婚礼的歉意,刘欣雨在每个红包里都包了二十块。

这个年代二十块基本是普通工人三分之一的工资了,算是比较大的手笔。

目送杨淑云小脸红扑扑地离开翻译室去人事处办理请假手续,刘欣雨拿起桌上的翻译稿,进行最后的校对。

两天前京城某杂志社通过部里转交给她几本外文杂志,请她帮忙翻译其中的几遍文稿。

这家杂志社打算在五月份推出一本新的月刊杂志,介绍世界各地的人文景色。

刘欣雨正在校对的稿子,就是其中一篇有关米兰的介绍。

米兰是世界时尚艺术中心,世界设计之都,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欧洲四大经济中心之一。

世界是几乎有半数奢侈品牌诞生在米兰。

米兰也是刘欣雨作为辛雨时曾经生活学习过的地方。

手上这份文稿让刘欣雨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刘欣雨刚刚完成文稿校对,就听到门上传来“嘟”“嘟”的敲门声。

收起文稿,刘欣雨抬着看向门口,意外地看到了方洽。

“新郎官不是应该在家忙婚礼吗?怎么来我这里,真是稀客!”刘欣雨含笑打趣方洽。

方洽叹了口气:“我是来求你救命的!”

刘欣雨不由对空翻了个白眼,明天就是婚礼了,这会儿才来,她都已经等了差不多四天了,还以为他们自己自己想办法解决了呢!

刘欣雨当然不会告诉方洽,自己早知道他会来找她,皱眉不解地看着方洽:“又怎么了?不会又把喜服弄脏了吧!”

方洽摇了摇头极为苦恼地说道:“喜服倒是好好的,就是那套中式的新娘装,没有配套的新郎装,没办法穿出来啊!”

见刘欣雨用好看戏的眼神看着自己,方洽顿时明白刘欣雨应该早知道会有这样的一天。

这事能怪刘欣雨事先没提醒吗?

当然不能!

那天刘欣雨在帮耿颖颖提供了婚纱礼服和中式新娘装,特地提过新郎装,是他自己想当然地以为只要解决了新娘装一切都ok,硬是没想到配套的问题。

今天他本已经请假在家,结果把新郎装拿出来一试,才发现新郎装全都是西装,与婚纱倒是完全可以配套,与新娘的那套中式喜服却无法搭配。

没办法只能匆匆忙忙地赶来求刘欣雨帮忙。

“行了,你去找洪亮哥,他那里有一套刚刚做好还没上身的唐装,应该可以与颖颖的那套中式新娘装搭配。当然还得看你穿不穿得了,毕竟那是按洪亮哥的身材做的。”果然刘欣雨没让他失望,让他直接去找张洪亮。

第465章 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方洽开心得跳了起来,要不是刘欣雨是女的,他肯定直接上去给她个大大的拥抱。

对了,刚才过来找刘欣雨的路上,听有人在说部里正在给翻译室增加人手。

自王副部长高升离开国际部,方洽一起想换个部门,这也许是个机会。

就是不知刘欣雨需要什么样的人。

于是方洽也不着急走了,凑到刘欣雨面前问道:“听说翻译室要增加人手?”

刘欣雨忍住再次翻白眼的冲动,往椅背上靠了靠,让自己离方洽远些,淡淡地看着方洽:“你想来翻译室?”

哎呀,能不能总是这么一针见血!

方洽在心里吐槽了一句,却也不敢直接说出口。

别看他年龄比刘欣雨大,来部里也比刘欣雨早,可惜他身上只有个工程师的中级职称,而刘欣雨却已经是副高,更是翻译室的主任。

无论行政级别还是技术职称都要比他高。

既然有心想来翻译室,那就得好好“巴结”刘欣雨。

只有刘欣雨点头,才有机会进翻译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