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195节(2 / 3)

加入书签

房子靠得近,却分属两个不同的派出所,连学区都不是同一个。

因此这次要跑三家派出所才能把户口问题全部解决。

星期三下午正好刘新建也没课,要给自家办户口入户手续,刘新建当然不能坐视不管,到学校之前就与刘欣雨说好,下午与她一起回家陪刘青松和方明去派出所。

刘欣雨本还想拒绝,毕竟快要期末考试了。

不过很快又点了头,以刘新建的成绩根本无需这种临时抱佛脚的考前突击,倒不如带着他去见多些世面。

姐弟俩约好在教工食堂吃了个午餐再回家,然后各奔东西,他们今天上课的教学楼并不在一个方向。

四堂课后,姐弟俩在教工食堂匆匆用了全便饭,就骑着自行车赶回畅春巷,然后开着车子回南街胡同,刘青松和方明已经将户口入户需要的所有证件全都准备齐全,也吃好了午饭,就等着刘欣雨回来带着他们去派出所。

第364章 崭新户口本

虽然方静的房子离南街胡同最近,但是刘欣雨还是带着方明和刘青松先去杨柳胡同所在的派出所。

刘家要进京的户口最多,而且是祖孙三代。

不过刘家买的房子足够大,而且刘欣雨让准备的证明、资料以及各种手续都极为完善。

加之刘家的户口准入证开出的时间也不算长,派出所办理户口进京的警员甚至还记得是刘欣雨来开的迁入证。

刘青松战战兢兢地把从乌县带来的所有证明资料手续一股脑儿交给警员。

警员看着鼓鼓囊囊的牛皮纸袋,微有些惊讶隯抬头看了刘青松一眼,更让刘青松紧张了几分,生怕自己准备得不够细致,影响户口入户。

家里准备的证明、资料以及各种手续,刘欣雨事先都一一做过检查,她要求的家里办的证明、资料以及各种手续都有,甚至还有一些他没要求家里办的证明也都办了。

有这些证明和资料,入户绝对不可能有问题。

果然警员将那些户口入户必须的证明和资料挑出来,问了些刘家的情况,刘青松虽然回答得有些结结巴巴,却也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警员在确定刘家户口入户没有问题之后,就拿出一本全新的户口本开始按要求填写刘家每个人的户籍情况书。

虽然派出所里装了暖气,但是房间里的温度大概也就十度左右,刘青松却紧张得额头直冒汗。

也不知道刘青松在紧张些什么,刘欣雨实在有些看不下去,从口袋里拿出纸巾递给刘青松,又示意正四处打量的刘新建好好陪陪刘青松。

刘家人比较多,警员写了将近半个小时才将户口本做好。

拿着崭新的户口本,刘青松倒是不紧张了,却是激动得全身发抖。

刘欣雨真的十分担心再在这里待下去,刘青松会不会因为太过激动而晕过去,对着办理户口迁入手续的警员道了声谢,连忙带着大家离开派出所。

“我们这就成了京城人了?”直到被刘新建扶着在车里坐稳,刘青松仍然像在梦中,颤抖的手拿着户口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刘新建微微有些嫌弃地撇了撇嘴,对上刘欣雨严厉的目光,顿时不敢再造次,伸手从刘青松手上拿过那个快被刘青松捏烂的牛皮纸袋,拍了拍刘青松道:“是的是的,咱们全家都是京城人了!”

刘青松一遍又一遍抚摸着崭新的户口本,渐渐地冷静下来,看着刘欣雨十分感慨地说道:“变一切全都托欣雨的福!要不是欣雨,咱们家也许还在为吃饱吃暖发愁呢!”

这次不但刘新建连连点头,方明也连连点头。

刘青松这句话再正确不过了,无论刘家还是方家,都是因为刘欣雨才慢慢地将日子过起来,也是因为刘欣雨才会在京城买房,同样也是因为刘欣雨的提醒才知道买了房子可以将户口迁来京城。

当然受惠于刘欣雨不仅仅只有刘家和方家,还有张刘村和方庄的许多乡亲。

方明那座院子的派出所与刘欣雨那座四合院和畅春巷的房子都同属一家派出所,刘欣雨从英国回来之后,已经来过这里好几次了,不但认识办理户籍的警员,还认识所长。

刘欣雨带着大家刚刚走进派出所大堂,一眼就看到在大堂处理警务的所长,当然要过去打个招呼。

“刘博士,今天怎么有空来派出所?”所长看到刘欣雨,连忙将警务交给身边的警员,含笑看着刘欣雨道。

刘欣雨指了指身边的方明道:“这位老家来的小兄弟在咱这片区买了座小院子,今天陪他过来办理户口入户手续。”

所长看了眼方明,又看向刘欣雨压低了声音道:“你这位老乡啥时候买的房子,之前可来办过户口迁入证?”

刘欣雨点头道:“来办过的,也是我陪他来办的,那天您正好不在,说是出警去了。”

所长松了口气,既然之前已经办过迁入证,今天就是来办入户手续了,那就让负责户籍管理的警员按要求办理即可。

所长让刘欣雨带着方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