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119节(2 / 3)

加入书签

挑中,本身的质量肯定还是不错的,再稍加修理并不会太差。

刘欣带着与方静姐弟有说有笑地回到家里,顺路去张家喊张洪亮,说好要送两台给张家。

今天张家的男人全去张红霞家帮忙收割,等他们得到消息让张洪亮赶回来的时候,不但县长和书记早已经走了,刘欣雨也不知到哪里去了。

不过张洪亮还是通过张红芸多少了解到一些县长和书记对私人办厂的态度,心想刘家办厂的希望只怕不大了。

这会儿正打算去刘欣雨家里问问具体情况,就听到张红芸惊喜的声音:“欣雨姐,你来了啊,快进来坐,我大哥刚回来,他正要去你家呢。”

张洪亮连忙迎了出来,果然是刘欣雨。

“张大哥,你现在有空吗?”刘欣雨拍了拍紧紧拉着她手的张红芸,含笑看着张洪亮道。

确定刘欣雨的心情似乎并不坏,张洪亮一直提着的心缓缓放了下来。

刘欣雨想在家乡办个厂,才顶着高温淘选盛华服装厂淘汰下来的机子零部件,又顶着高温坐顺风车回来,结果却被大队抢了这颗即将到嘴的葡萄,原以为刘欣雨会深受打击,现在看来刘欣雨比他想像得更坚强。

“有空,有空,是要组装机子了吧。”张洪亮说着就要与刘欣雨往外走,却被张老太太给喊住了:“洪亮啊,天不早了,该去晒谷场把晒好的谷子挑回来。”

张洪亮眉头微皱,有些不悦地回头看了老太太一眼,正准备开口,却听刘欣雨道:“张大哥,那你先去忙吧,等会有空了,记得去我家把给你家的那两台机子搬回家来。”

“欣雨姐,你要给我家两台缝纫机?”张红芸惊喜地喊出了声。

刘欣雨淡淡一笑,点了点头,转身带着方静姐弟走了。

身后传来张红芸涂布的叽喳声:“大哥,你还愣着干啥呢,赶紧把家里的活干完了,好去欣雨姐家里搬缝纫机啊!我都有些迫不及待了,要不,我先去欣雨姐家里看看?”

然后是张洪亮的声音:“欣雨,我忙完就来。”

刘欣雨没回头也没说话,只是抿了抿嘴。

张家那老太太明显有些不待见刘欣雨,方静有些心疼刘欣雨。

以前就听说过不少张家不待见刘欣雨的传言,但是那些传言针对的人主要是张洪亮的妈妈吴巧珍和大妹张红霞。

据说后来发现了刘新梅污告张洪亮并怂恿陈家络找茬之后,张红霞对刘欣雨的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

自刘欣雨去京城上学,有关张家不待见刘欣雨的传言才渐渐少了。

现在看来张家依然有人不待见刘欣雨。

刘欣雨感受到方静时不时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嫣然一笑道:“我只做好我自己,凡事问心无愧就好。”

方静默默点头,刘欣雨身上有一种异于常人的从容气度,她这样的人,定然会有美好的未来,受不受张家待见,对她并没有什么影响。

“姐,你终于回来了,你再不回来,奶都要直接去大队找你了!”刘欣雨几个还没到家,就见刘新菊从院子里冲出来,一边说一边止下打量刘欣雨。

刘欣雨又惊讶又疑惑地看着刘新菊,不明白刘新菊的意思。

等她进了家门,陈招娣一顿劈头盖脸的询问,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214章 怪自己太年轻

刘欣雨不得不耐心地将国家的政策和县领导的意思,拆开来揉碎了细细地加以分析:“奶,这事吧,怪我没考虑周全。

国家四月份的确出台了新的政策,允许有正式户口的富余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目前这个政策应该只局限于城市的富余劳动力。

县长和书记离开咱们家的时候虽然说要回去研究研究,但是他们向张支书透了些消息,意思就是现在不能给我们执照。

没有执照,咱们硬要办这个厂的话,那就是违法的。

既然咱们不能自己办厂,这些机器放在家里就是一堆废铁,倒不如让大队来办这个厂。

奶和二婶如果愿意,可以去厂里上班。

张支书的意思景宁辩的,如果你们愿意大队办的厂里上班,你们就是领班,也就是小领导。”

听说去了就可以当个小领导,从没有品尝过当领导是什么滋味的王三妹顿时眼睛亮了。

陈招娣却不乐意,当个村办厂的小领导有什么意思,她年轻的时候,还当过一阵子村妇女主任呢!

不过当她看到王三妹明显心动的时候,倒是替王三妹问了一句:“如果我们去了厂里上班,村里一个月给我们多少工资?”

刘欣雨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道:“张支书的意思好像是普通工人一个月三十,奶和二婶是小领导肯定不止三十,但是也不会太高。不过效益好的话,应该还会有绩效奖。”

虽然去了就能当小领导,但是一个月只有三十多块钱,王三妹眼中的光顿时暗了下去。

现在她们婆媳二人每个月少说也有百八十块收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