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1节(1 / 2)

加入书签

有工人道,“苏厂长,你要是愿意一起过去管理,没准会好。”

苏楠笑道,“换你们,你们愿意回去吗?第一次让我做设计师,然后把我挤走。后面把我请回来了,让我开厂,现在见我厂效益好,又要把我挤走。我还能信任他们?换你们信任吗?”

“而且这个决定也不是我做的,是安阳服装厂领导做出的决定。你们调动回去还有一份工作,我还有那些临时工可不能失去这个工作。哪怕是为了那些临时工,我也不可能回去。”

说完之后,苏楠就走了。

她一走,大家顿时闹哄哄了。心里对这个决定是真的很抗拒。

她们太清楚回去之后的待遇了。

听说现在厂里情况不好,发工资都不好发出来。

一时间人心惶惶。

但是这也没用,一直忙到晚上,这边的账目终于算清楚了。

安阳服装厂的财务都没想到苏楠他们这么着急的。连夜就要把家分了。一下也不停留。

真是过夜都不行。

他们自然不知道,苏楠现在把这当成一次机会。

一次彻底脱离安阳服装厂的机会。

虽然分家会有很多问题存在。但是这种分家的机会也很少啊。

要是安阳服装厂一直不分家,她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分开呢。当然要趁着那些厂领导想明白之前,赶紧把事情落实了。

连夜,这边财务刚算好。那边就开始整理东西搬了。

索性也没什么可搬的。设备不是自己的,也就搬一些文件罢了。

还有仓库里面一些布料和成衣。

孙武刚帮忙请了纺织厂的车过来,直接两车拉走了。

作者有话说:

么么哒。明天见。

◎许厂长眼前黑了◎

一夜之间, 青春年华就变了天。但是好像有影响,又好像没影响。

毕竟厂里开在开工, 还在给加盟商供货呢。

苏楠熬了夜, 第二天一早就直奔纺织厂这边的厂房,和剩下的工人说了厂里如今的情况

咱们不能雇工了。所以之前临时工,现在都要变成计件的临时工。

也就是说, 大家来干活,满多少小时记一次数量, 然后按照完成的数量来算钱。大家都不属于厂里雇佣的工人。

工人们对这个变化也很难接受, 但是大家之前也都是临时工, 所以想想也没多大的差距。主要是现在的形势大家也都很清楚。有个地方做临时工,总比不做事要强。

于是大伙儿还是和平时一样开工做事。反正平时也是计件, 收入也差不多。

而且苏楠为了提高他们的保障,还提出一个月做满多少小时临时工,给他们奖金。这也是吸引大家积极上岗做事。

孙武刚来看了一下厂里的情况, 和苏楠道, “你胆子可真是大,说分家就分家。”

苏楠道,“都要被人掐脖子上面来了,我还站着让人掐吗?”

孙武刚道, “这些人可真是瞎了眼了。这么好的赚钱机会, 不把握住, 还往外推。”

“吃现成的饭菜吃惯了, 谁又愿意自己去做饭?以前他们只需要按部就班的经营单位,自然什么都不需要他们操心了。可惜现在消费者不买账了。”

这话还真是说到了孙武刚的心坎上来了。

其实不止是服装厂, 就连他姐夫这纺织厂也一样。

他提了好几次, 让姐夫购买新的设备和配方, 改良布料。就是不听。说是这单位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这决策要花这么多钱,其他厂领导也不会同意的。

孙武刚还真是不看好纺织厂的发展,现在只能自己好好赚钱,以后也能帮一把姐夫。好歹姐夫也帮他这么多。

厂里安排好了,苏楠又去工商局走了一趟,找杨干事说了现在的情况。

杨干事:“……”

苏楠提出以私人名义办理,工厂,但是工厂内部只有三个雇员。她是老板,江玉兰是兼职的财务,李兰馨是助理。程刚则是负责给加盟店送货的。

杨干事:“……其他工人呢?”

苏楠道,“没雇佣工人。我那儿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来了就做事,立马结算,走了就直接走了。相当于他们接私活,我只给他们提供一个场地和机器。”

这可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杨干事仔细的查看了管理条例,也没说不让这么干。

条例是没有,就怕别人非得为难你。

苏楠道,“只要没犯法就成。我先把营业执照给办了。”

……

青春年华和安阳服装厂分家的事儿也没传出去。很多人还不知道。所以倒是没有引起别人的谈论。

不过鞋厂高厂长倒是知道了消息了,专程给苏楠打电话,“我早就说他不可靠了,要不你回来鞋厂,咱也搞那个加盟。”

他以为苏楠现在厂也开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