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3节(1 / 2)

加入书签

刘禹锡不敢当面讽刺,只点到为止,见李绅乐在其中,心里有点犯恶心,恨不得穿越回去打自己的嘴。

李绅写下“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行事作风哪里有这副模样?

他就不该把李绅跟杜甫并列。

这是诗圣杜子美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很多百姓很震惊,他们原本以为杜甫是个有钱人家的少爷,没想到对方也能为底层百姓发出如此振聋发聘的声音。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说得多好啊!

他们默默地记下了杜甫的名字。

谁愿意为百姓发声,他们就会记住谁。

少年朱元璋揉着空空如也的肚子,冲着母亲喊饿:“娘,好饿啊。有东西吃吗?”

母亲也饿得面黄肌瘦,抿着干涩的嘴唇,捧着碗说道:“喝点水,喝点水就不饿了。”

朱重八端过水碗,吨吨吨地喝了几口,肚子还是饿得直叫。

他口无遮拦地说:“娘,为什么杜甫这首诗里面,那些有钱人不愿意把东西分给别人吃呢?他们如果救了那些穷人,那就是救了一条性命,这多好啊。”

他像是在说天幕中的人,又像是在说自己。

他服侍的地主老爷大腹便便,根本不需要下地做活,出门有好几个人抬,听说家里还有很多小妾。

地主家给狗吃的饭菜都比农民吃得好,往外倒的沽水都比别人家丰盛。

地主老爷怎么不来可怜可怜他们?

母亲一脸平静,毫无怨气:“有什么可救的呢?这都是命中注定的。”

朱重八:“命运是谁定的?”

“当然是神定的。”母亲叹了口气,手上继续做着针线活,说起了道听途说的理论:“人上辈子做的好事多,下辈子就能投个好胎,上辈子作恶的话,就过得苦。

母亲有些出神,像是在安慰朱元璋,又像是在安慰自己:≈ot;我们这辈子多做点好事,下辈子就能投好胎了。”

朱重八很不高兴:“下辈子我就不是朱重八了,过得多好跟我现在有什么关系?

再说了,你说好人能够转世成有钱人,可是首富孙盲人家里还强抢民女呢。这样的人上辈子能是个好人吗?”

母亲一下子被问倒了,有些语塞:“这……”

朱重八见母亲答不上来,转而望着天幕,心里冒着不知名的火焰。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吧?

倘若有一天,他能把这些出门里的酒肉全部抢出来分给那些冻死的人吃,就好了。

他不信佛,不信道,不信命运,他只信他自己。

天幕下,高适尤为惊讶,望着对面的杜甫:≈ot;你儿子要饿死了,你还不赶紧回家?≈ot;

杜甫心情复杂,摇摇头:“我刚刚和妻子成婚,还没孩子呢。算算时间,那应该是十年后的事。”

≈ot;哦,那就好。≈ot;高适心有余悸,唏嘘不已:≈ot;你未来也太时运不济了。如果我是你,我肯定受不了,你怎么熬下去的?”

他也是有孩子的人,受不了孩子活生生饿死。

杜甫心中苦涩,也很迷茫:≈ot;我也不知道。≈ot;

李白和高适两个人对视一眼。

他们一个人惹怒权贵被赐金放还,一个人怎么也考不中科举,都感觉自己挺惨的。

可看完杜甫之后,他们才发现自己的是小儿科。

杜甫没考上,过得穷,孩子还饿死了,好像人生不幸的事情都被杜甫占了。

高适好奇地问:“你真的把机会让给你弟弟了?”

杜甫艰难地点点头。

高适家里贫穷,家里没有这样的机会,简直羡慕死了。如果他是杜甫,打死他也不会把机会让出去。

“你是被你继母逼的?那你继母有点过分了。”

杜甫摇摇头:“不敢妄议尊长,她操持一大家子,很辛苦。我只是觉得我能考上。我弟弟才学差一点,科举对他说太难了,所以就让给他了。≈ot;

高适感慨

不已:≈ot;倘若你没有给,也不至于这样。你不给你弟弟,你就不会遇上李林甫。不遇上李林甫,你就不会蹉跎这么多年,最后孩子都饿死了。”

“人生真的是一步错,步步错啊。”

杜甫却望着天幕,想得更多,目光更长远。

他的儿子都饿死了,更不用说普通百姓的儿子了。

他怎么闻到了一股王朝末世的气息?

杜甫忍不住说:“感觉接下来有大乱子了。”

高适:≈ot;是啊,白居易在诗里写了大唐马上有一场动乱,不过不用担心,陛下还是一位厉害的君主,动乱会被平息的,不然也延续不到白居易那个年代了。≈ot;

“你说的对。”杜甫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