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7节(1 / 2)

加入书签

乾隆有些好奇:≈ot;赔率怎么样?压谁的比较多?≈ot;

和珅:≈ot;差不多。这两人谁排第一,谁排第二,已经让他们的拥护者打了好多年了。≈ot;

乾隆不假思索,状似公平公正:“文无第一嘛,吵也正常。”

可是紧接着他话锋一转:“虽说文无第一,可是只要是人就有私心,这俩人里我更喜欢杜甫。”

“李白太飘逸了,朕也喜欢,可是更喜欢杜甫那种脚踏实地的感觉。朕每次看杜甫的诗文,都看得入迷,不忍丢。”

比起浪漫主义,乾隆更加倾向于现实主义,比如苏轼,白居易,杜甫。

和珅立马捧喂:“是啊,杜工部写的就是好,太有内涵了,凡人不能比,要不然怎么能成为圣人呢?陛下真有眼光。”

“是啊,诗圣是多么高的称呼啊。”

说到此,乾隆有些期待:≈ot;杜甫的诗被他们称为诗史,朕不管是参加庆典,还是游玩都要写诗,朕的诗集也是诗史!”

“马上唐宋两朝的诗人就要盘点完了,快轮到朕了吧。”

杜甫的诗是诗史,乾隆的诗也能被称为诗史?

和珅面色一僵,饶是心理素质强大如他,也绷不住了。只能低下头去,不停点头,掩盖住自己的表情。

“啊对对对对,陛下赶快多写几首诗吧,最近我们都没什么可品鉴的了。”

乾隆笑呵呵:“等看完天幕,朕就写几首,让后世的学子有诗可背。”

大清优秀的诗人不多,他觉得自己算一个。把清诗发扬光大,他义不容辞!

乾隆早就在一声一又一声的吹嘘中迷失了自己,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水平了。

和珅说谎不脸红:“那当然了,万圣爷是大清的杜工部啊,他们肯定会背很多您的诗。”

纪晓岚在心中翻白眼,杜甫的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了。

没过多久,天幕出现异动,新的视频开始播放,欢快悠扬的bg响了起来。

【大家好,今天揭晓第二名。】

千年李杜之争,打生打死

唐宋之前的朝代纯粹吃瓜看热闹,因为榜单上的人他们一个都不认识,谁上都一样。

唐宋之后的朝代知道的信息最多,视频放到现在,只剩下了两个名额。这两人是谁那就呼之欲出了。

李粉和杜粉简直打生打死,有的是物理意义上的打。

很多文人一言不合就引经据典开喷,喷到最后谁也不服,干脆打了起来。场面一度非常混乱,颇有现代追星族的场景。

毕竟这两个人是顶流,粉丝最多,自然吵得更凶。

刘禹锡、韩愈、孟浩然等等诗人也有粉丝,不过体量没他们的大。

粉丝们心中痛骂天幕。

他们的正主参赛资格都没有,天幕真是一点也不识货!

杜甫的铁粉白居易和元稹简直哐哐撞大墙。

虽然悠悠我心把白居易排进了榜单,还让他高居第四,但白居易表示不接受杜甫除了第一之外的排名。

白居易面色认真:“说真的,如果把杜甫排到第二,那我跟这个悠悠我心真的一点都合不来。”

“无论是在韵律上还是在内容上,杜甫的诗都超过李白。”

元稹也非常赞同,他们倒也不是脑残粉,讲得很有道理:“到了杜甫这里,往远了说他承接了屈原的风格,往近了说,他包含了宋之问的韵律。

往古朴上说,他传习了李白的风格,在气势上又超过了曹植,盖过了谢灵运的孤绝高远,又有徐陵的明丽。

除此之外,他还有自己的风格,早已自成一派,我真的找不出来在诗歌上比他更全才的人了。≈ot;

“杜甫是要胜过一筹的!”

白居易和元稹他们俩搞了新乐府运动,大力推崇杜甫的诗风,极大提高了杜甫的知名度。

在此之前,李白的名声超过杜甫。而现在,抑李扬杜。杜甫的地位被他们两个推到顶峰。

他们说得非常投入,忘了自己正在韩愈家里做客。

韩愈很无语,冷笑一声,把酒杯丢下来:“胡说八道。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我不接受李白排在后面,他们两个顶多并称!≈ot;

唐朝吵得不可开交。宋朝吵得不算凶,因为大多人都推崇杜甫。

宋神宗好奇地问:“爱

卿觉得李杜二人谁最优秀?”

苏轼望着天幕说道:“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伦之资,凌聘百代,古今诗人尽废。”

“两人没有高低之分,只有读书人喜不喜欢的区别。”

宋神宗:“那你喜欢哪一个?”

苏轼思忖片刻,说道:≈ot;两人就像左手和右手,哪个都不能缺,不过臣用右手用得最多,所以臣会选杜甫的诗歌。”

“为何?”

苏轼:“其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