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节(1 / 2)

加入书签

此话一出,无数人的好奇心被吊到了极点。

“一寸相思一寸灰。”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这些诗都不能算代表作吗?那什么才能算代表作?”

爱情是恒久不衰的主题。李商隐的几首诗传出去,早已经为世人津津乐道。

结果天幕告诉他们,这还不是最牛的,还有更牛的!

天幕下很多人都懵了。

紧接着,天幕以幻灯片模式,一行一行放出《锦瑟》。

李白看着第一联,细细品味:“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哪,美倒是挺美的,透露出来了丝丝愁绪,可惜……”

不大对我胃口。

李白性格豪放,对这种闺怨诗其实不太欣赏,总感觉这种诗句有种无病呻吟的齐梁遗风。

他接着往下看:“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他越看眼睛越亮:≈ot;都是些小的典故,却被用得浑然天成,丝毫没有刻意之感,真是典故大家。”

他有些欣赏,不过不多。

他感觉李商隐和辛弃疾这两人很像,都喜欢用典故,都不会掉书袋。

比起李商隐,他更喜欢辛弃疾。

那种国仇家恨的主题能牵动每一个人的心肠。

所以这几天,他还特意给辛弃疾写了几首诗,隔着遥远的时空和他唱和。

紧接着,天幕放出最后一句。

轰隆轰隆!

李白眼中放光,重重拍向桌子:≈ot;好一个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啊!≈ot;

那些美好的人和事物,早已留在回忆之中。当时拥有的时候,却不知道珍惜。

光是简简单单一句话,说尽人间深情。

李白感觉自己藏在心里最柔软的情绪全都被这一句话勾出来,搅动自己的心神。

他人生的主旋律是渴望建功立业,可他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也是有感情的人。只是他把感情排在事业后面,并不常常想起那些感情。

妻子的陪伴如影随形,早就成为生活的点点滴滴,存在感不强,一旦想起来却牵动心肠。

到底是国仇家恨的主题大?还是情的主题大?

其实分不出高下。

“酒家,拿酒来!”

他兴致勃勃地掏出纸笔,给老婆写诗。不知道远方的妻子过得怎么样?

《赠内》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他日日烂醉如泥,为了官职到处奔波,妻子承受了太多。

李白怜惜自己的妻子嫁给自己没有好日子过,整天都在收拾饭局,自认为道歉得非常真诚。

可语气太活泼,太像是撒娇,像犯了错的孩子向家长检讨。

最后一联出现的时候,众人总算明白了,李商隐凭什么上榜。

李世民精通音律,也会写诗文,深深感觉到了什么叫作诗美。

他高兴地说:“李贺李商隐,这两人生平很像,都是皇室远亲,都是没落才子。他们上榜,皇室脸上有光。”

如今才揭晓了五个,三个大唐人里面就有两个皇室远亲,果然是李家血脉,让他与有荣焉。

他抓起长孙皇后的手,轻柔地抚摸,温柔地表白:≈ot;观音婢,这李商隐失去了妻子,才知道曾经相守的日子是多么的珍贵。好在我们时间还长,可以白头偕老。”

长孙皇后轻咳两声,她患有气疾,类似于哮喘,不过一直有在调养,目前没有大碍。

她笑意盈盈:≈ot;孩子都这么大了,还说这些,不知羞。≈ot;

【古代文人太过出名,死汛难免让人扼腕叹息。所以往往有成为神仙的传闻,比如王勃乘风而去,李贺给玉帝写诗。】

【可李商隐比较特别。他没有成仙,反而成鬼了。】

【姚宽《西溪丛语》记载了一

个故事。】

【有一天,一群古代文人在洞庭湖泛舟游玩,有人提议以木兰为主题,写一首诗。

很多人都吟诗作赋,不过水平一般。

这时突然白光一现,众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突然有一个陌生贫穷书生说道:≈ot;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ot;

紧接着,这个贫穷书生隐身而去,不留半点云彩。

后来人们才知道这是李商隐的鬼魂。】

百姓都爱看点神鬼故事,这个故事冲淡了他们心中对于李商隐不得志的惋惜。

太好了,看来李商隐还没有死,希望他能在地府好好过日子!

李商隐的好朋友崔珏笑着说:≈ot;怎么人家死后都是神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