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7节(1 / 2)

加入书签

【只可惜,这么厉害的皇后却绝迹于史书。】

【因为鸡蛋里挑骨头也找不出她的任何缺点,所以后人索性不提她,不提,便是不存在。】

【曾力挽狂澜拯救东汉王朝,让汉人不至于亡国灭种的一代皇后,就这么消失于世人视线,成为不为人知的传奇人物。】

邓绥眼皮微抬。

她并不意外后人这般待她。

在这个皇位只能由皇帝来坐的时代,她临朝称制代天子行事本就是不正常里的正常事,时下民风开放,朝臣世家哪怕对她颇有微词,但看在局势不稳又无人能出来主持大局的情况下,他们会捏着鼻子认下她这位皇太后陛下。

可未来呢?

未来是临朝称制的皇太后不许用朕,不许臣子尊她为陛下,这些是僭越,是她哪怕代天子行事都没有资格使用的尊称。

在女子处处受限制,处处被打压的未来,她于史书之中消失便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

“!!!”

“为什么不提她!”

“皇后殿下有只手补天之功,她合该万世流芳被世人供奉!”

“后人为什么不知道她?!为什么刻意避免提起她?!”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陆陆续续反应过来。

一片愤愤不平之中,不知是谁爆发一声咒骂——

“这种忘恩负义的后人不是我的后人!”

“我才不会有这种数典忘祖的后人!”

“皇后殿下救了我们,救了大汉,身为得幸存活之人的后人凭什么不记得她的功德!”

“不记得阿绥功德的人?”

刘肇声音缓缓,眸色愈深,“刻意遗忘阿绥的人?”

伺候在刘肇身边的小黄门长长叹气,“唉,后人对皇后殿下委实不公。”

“难道太过完美,对于皇后殿下也是一种过错吗?”

【邓绥输在太过完美。】

【吕后曾杀刘氏宗亲,武皇行酷吏,杀大臣,更将李唐皇室屠戮得所剩无几,而刘娥刘太后让仁宗与生母不复相认。】

【这些野心勃勃只手遮天的女性政治家或多或少有这样那样的黑点,所以文人墨客大可丑化诋毁她们,让她们从明明功绩卓著,变成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祸国妖后”。】

【可邓绥不是这样。】

【她自身没有任何黑点,让想黑她的史官以及文人墨客想黑她都找不到任何可黑之处,扒遍史书也只找到因为她身为女子却临朝称制,所以天灾人祸不断,这是上天对她警告,让她还政天子,退居后宫5。】

【可她不仅不听从上天的警告,反而继续贪恋权力,临到死了才肯把朝政交给小皇帝6。】

“???”

“皇后殿下哪是贪恋权力,明明是因为她所接手的大汉王朝除了她根本没人治理得了好吗!”

“如果这也叫贪恋权力,我觉得贪恋权力贪恋得好!”

“天灾人祸暴乱四起的大汉王朝,离开皇后殿下根本不行!”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破口大骂。

他们不是世家朝臣,一句话在心里过个千百遍才会说出来。

他们是百姓,是遇到好的执政者才能勉强活下去的平民百姓,在王朝危在旦夕的时候,他们根本不在乎掌权者是男是女,是皇帝是皇后还是皇太后,他们只在乎这位掌权者能不能带领他们从让人绝望的天才人祸下活下去。

而邓绥,就是那个人。

“只有皇后殿下才能救我们于水火之中!”

“我情愿要皇后殿下来主政!”

“我也是!”

【然后长期主政的邓皇后很快迎来了她的报应。】

【在她崩逝之后,她的家族遭到新帝的无情清算,满门流放,不得善终。】

天幕之上,昔日显赫一时的邓氏家族狼狈被驱赶至流放之地。

小孩的哭喊声,女子的轻啜声,男人压抑的叹息声,一声又一声,针一样扎着人的耳膜。

“皇太后陛下恋权不放,我邓氏家族合该有此一劫。”

满头华发的邓骘苍凉一笑,自杀身亡7。

天幕之下,吵闹不休的九州天下陡然安静。

与之前的震惊之下的安静不同,此时的安静更像是死一般的寂静,如同被人扼住喉咙,所有人都为之失声。

——在风雨飘摇之际拯救大汉王朝的邓皇后的族人竟不得善终。

邓绥眸色一点一点变得幽深。

早在天幕出现的那一刻,她便已经知道自己家族满门流放的事情。

但直到一回事,亲眼看自己的族人下场凄凉,她的大兄更是被逼自尽的场景,那些她自幼学习的世家礼仪为臣为妻之道在这一刻被颠覆。

力挽狂澜者,被抹去姓名。

忠心耿耿者,被逼自尽。

所以,他们的只手擎天与赤胆忠心是为了什么?

“殿、殿下,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