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6节(1 / 2)

加入书签

晏殊长长叹气,“自黄巢起义之后,中原大地战乱不断,人人有梦想,人人想称王,是太祖皇帝力压群雄,平定战乱,建立大宋王朝。”

“武将一旦掌兵,心思便多了。”

“若不重文轻武,只怕中原大地会再次陷入战火之中。”

“唯有压制武将,让文臣掌权,才能长治久安,创建太平盛世。”

【自大宋建立的那一天起,圣明英主就跟宋朝皇帝们没什么关系,至于太平盛世,听文人们吹吹就行了,宝宝们别当真,宋朝盛世的水分跟赵光义这个垃圾能被评上宋太宗的水分一样深。】

【咱就是说,上一个太宗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有这样的千古一帝在前面,宋朝的士大夫们是怎么敢给赵光义这个小垃圾评上太宗的庙号的啊!】

“……”

晏殊手一抖,差点把手里捧着的茶洒自己一身。

“咳咳咳咳!”

张耆剧烈咳嗽着。

——这哪是士大夫们的主意?分明是士大夫闻弦歌而知雅意,顺着太宗的遗愿和真宗皇帝的话给太宗皇帝上了个太宗的庙号。

虽说话是他们这些士大夫们提出来的,可主意都是太宗真宗的!

天幕要骂,也不该只骂士大夫,而是连太宗真宗一块骂上,这样才显得天幕公平公正!

吕夷简头大如斗。

——天幕若再这样说下去,大宋官家们的颜面便是荡然无存,而相应的,却是民心思太后,太后一手遮天,野心无限膨胀。

太后已有命人裁制龙袍的僭越之举,若再听天幕这般吹捧自己,只怕效仿武后的心便再也收不住了!

程琳忍俊不禁。

虽然笑话太宗皇帝有些不道德,但这件事跟他没关系,他全程没有参与,所以笑一笑这些谄媚弄权的士大夫很正常。

——骨气呢!尊严呢!士大夫的名声全被你们这些奴颜婢膝之徒搞臭了!

他就不一样了,铁骨铮铮敢于直言,若是他在朝为官,必然不会让那些奸佞之辈为了讨好官家便给太宗皇帝上这般过誉的庙号!

可惜小人弄权,奸臣当道,似他这般大才,竟不得太后重用,让他大好年华为之虚度。

程琳呷了一口茶,半真半假叹了一声,而后中气十足喊来自己的儿子与女儿,让他们放下手头的事情,与他一起来看士大夫们的笑话。

——天幕不要专注官家们嘛,士大夫什么的也可以讲一讲的!

把那些人的龌龊行径全部展现出来,这样官家与太后便能知道谁是真正的忠臣而谁是口蜜腹剑的佞臣了!

“祯儿不知。”

赵祯手指微紧,缓缓摇头,“只是,只是若任由天幕继续说下去,民心必会生变。”

说话间,他抬眸看了一眼刘娥,又飞快收回视线。

血缘是一个奇妙的东西,自从天幕说大娘娘不是他亲娘之后,他再面对大娘娘,心里便有些别扭异样。

以前大娘娘对他苛刻是望子成龙,是为了他好,但现在,他却觉得那是大娘娘并非他的生身母亲,所以根本不会心疼他所遇到的遭遇。

比如说小娘娘便与大娘娘完全不同,对他颇为宠溺。

他小的时候身子骨弱,大娘娘不许他吃海鲜等生冷东西,旁人畏惧大娘娘的威势,半点海鲜都不敢给他,他馋得跟什么似的,天天委屈得直哭。

是小娘娘心疼他的委屈,偷偷拿了海鲜给他吃,看他狼吞虎咽吃着海鲜,小娘娘便轻轻抚弄着他的发,笑得慈爱又和蔼。

但大娘娘永远不会这样。

大娘娘只会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命令他去做一件事,哪怕与他闲话家常,大娘娘的笑也是冷的,让生不出亲近之心。

赵祯撇了撇嘴,“若是失了民心,大娘娘的律法也好,政令也罢,只怕都推不下去。”

“不。”

刘娥挑眉,悠悠一笑,“失民心的是大宋的官家们,而不是我。”

“天幕继续说下去,是祯儿的政令推不下去,而不是我的。”

赵祯眼皮狠狠一跳。

——大娘娘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但他的思路完全跟不上大娘娘,他尚未来得及开口询问,便听大娘娘吩咐身边小宫人,“请吕相公,程左郎,邓国公张耆入宫。”

【说起真宗与刘娥的爱情故事,就不得不提一嘴张耆,给真宗刘娥穿针引线的媒人,就是他把刘娥献给真宗,让真宗从此恋爱脑上头,做了人生中最正确的事情——立刘娥为后。】

【但咱们的刘姐出身卑微,在封后的道路上可谓是一波三折,困难重重,别的不说,咱们先从她的出身说起。】

天幕之下,刘美心里打了个突儿。

他名义上是太后的兄长,但其实是太后的前夫,太后入宫之后,他这个前夫被太后提携,从龚姓改为刘姓,被太后认为兄长,成了太后唯一的亲人。

当然,这种事情只能糊弄一下不知根底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