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5节(1 / 2)

加入书签

天后轻轻一笑。

她喜欢这句实绩在手笑看疯狗的话。

【不过有一说一,武皇虽然做到了无数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她在做到这些事情之后的副作用也是很大的。】

【毕竟是她前面的皇帝是全民白月光的太宗皇帝,而且这个时候的太宗皇帝才过世几十年,恩泽尤在,余威也仍在,所以当她登基为帝后,全国各地的叛乱就没有停止过。】

【反对她的宗室与朝臣多不胜数,又是造反,又是募兵,把天下折腾得够呛。】

【而我们的武皇呢,在面对各地的叛乱时,她不得不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镇压叛乱的事情上。】

【要知道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你的重心在这件事情上,其他的事情就无暇顾及,直接导致在武皇称帝之后,锐意进取的兵甲停止扩张,陷入永无止境的平叛内斗之上,甚至连安西四镇都丢了。】

天幕之上,出现一张巨大的李唐地图,地图旁边,写着大大的巨唐。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为之震惊——

“这是我们的大唐?”

“好大!”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地图。”

“肯定是我们的大唐。”

“不,是巨唐!”

但很快,标识着巨唐的字迹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武周两个大字。

而空前辽阔的地图,也突然像是被人撕去一角似的,少了西方大片领土。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张目结舌——

“这是,我们的领土丢了?!”

“还丢了这么多?”

【但是up主觉得,这个锅不在武皇身上。】

【四方蛮夷本来就有趁火打劫的传统,武皇忙于平内乱,他们不过来捣乱才是怪事。】

【楚汉争霸时中原打成一锅粥,匈奴趁虚而入,晋朝的时候内斗频频,然后就有五胡乱华,武周取李唐而代之,他们当然要浑水摸鱼,过来分一杯羹了。】

天幕之上,蛮夷烧杀抢掠,所到之处尸山血海,宛如人间地狱。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愤怒异常——

“和亲和亲,和什么亲!”

“这些王八羔子们反复异常,就该把他们全部杀了,永绝后患!”

天后微眯眼。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她丝毫不意外蛮夷们会在这个时候叛乱。

去往天后宫殿的兄妹三人火冒三丈。

李显破口大骂,“边夷贱类,竟敢欺我中原无人?!”

“难道没人能制止他们?”

李旦皱眉。

太平声音冷冷,“制止?阿娘在平叛,哪有多余的精力与兵力去镇压他们?”

【不过武皇还是比较冷静理智的,哪怕再愤怒,也没有搞出汉初刘邦的白登之围与晋朝的五胡乱华,她把内乱平息之后,在朝臣们一致反对的情况下,毅然增兵三万,平乱安西,威慑吐蕃。】

【自此之后,安西四镇再无大规模的反叛,局势就此平稳下来2。】

天幕之上,将军领兵出关。

号角吹响,吐蕃败北,武周旌旗扬在烈烈风里。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悬着的心终于放回肚子里。

——收回来就好。

无论是李唐还是武周,安西四镇都是他们的领土,哪能被吐蕃所占领?

国土寸土不能让,否则便是历史的罪人。

在收复安西四镇的事情上,天后做得很好。

而与天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打着恢复李唐统治的李唐宗室们的四处反叛。

如果不是他们,吐蕃便不会有机会趁虚而入,边疆百姓不会惨遭屠戮,边疆将士们更不会无端牺牲。

理智告诉他们,宗室们造反没有错。

可情感又告诉他们,这些造反是毫无意义的,除了妄造杀孽,给蛮夷们可乘之机外,不会有任何改变。

生平第一次,他们开始思考是李唐还是武周。

——如果李唐皇帝能力不行,而天后能力出类拔萃的情况下,那么武周取代李唐,似乎也不是那么十恶不赦,让人接受不了。

而此时的朝臣,也因天幕的话陷入沉思——

是李唐还是武周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当李唐与武周陷入内乱,其结果必然是外族大举入侵,边疆百姓死伤无数,既然如此,他们究竟在纠结什么?

与此同时,天后缓缓睁开眼。

——是时候了。

“更衣。”

她平静吩咐宫人。

宫人们小跑着取来衣服,不是天后朝服,更不是她平日里穿的衣服,而是——天子衮服!

作者有话说:

天·武曌·后:不装了,我等这一天很久了。

很多人拿武皇丢失领土黑武皇,说武皇是大唐版的完颜构,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但是有一说一,人家最后都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