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4节(1 / 2)

加入书签

“快宣!”

刘邦望眼欲穿。

是日,周勃领兵,灌婴彭越为辅,二十万大军出兵匈奴。

是日,刘邦英布偷偷领一支队伍从长安出发。

是日,大军一去万里,吕雉迎来自己彻底掌权的时代。

刘邦有八子五女,长子刘肥早在几年前已封齐王,国都临淄,享七十三城供奉,三子刘如意得封赵王,因年龄小又极受刘邦宠爱,尚去国就藩,一直养在宫里。

剩下封王的便只有刘邦最的小儿子刘建,因燕王卢绾逃奔匈奴,便被刘邦立为燕王,待年龄大些便去蓟县就藩。

至于刘邦的其他儿子,年龄小又不怎么受宠,所以一直养在宫里,待大些再封王,这些人好对付得很,捏死他们如捏死一只蚂蚁,需要花心思的是已经就藩的诸侯王,比如刘肥,比如刘邦的其他封王的兄弟们。

但这种事情急不来,若将这些人全杀了,反而会引起朝野的动荡,她需要做的是另外一件事——

割诸侯王之封地以封公主与翁主。

除了鲁元,刘邦还有四个女儿,自从决定要扶持鲁元上位,她便给这些公主们派去了教习的师父,事实证明女人与男人在智商上是没有任何差距的,唯一有差距的是资源与教育。

——她们从未接受过作为继承人的教育,又怎会知道原来自己可以与男人一样去封王庇土?

她将她们全部封王,但却并没有给她们领土,让她们领着自己的诏令去问诸侯王们讨要。

要到了,是她们的能力,要不到,便意味着此棋已废,需要换翁主们来。

而翁主们则更简单了,男女平等是必须执行的新政,天子已将公主立为储君以支持新政,你们呢?

——你们是否也应该将公主立为你们的王位继承人?

好,你们大可说翁主年龄小,担不起一国重托。

既然担不起一国重托,那便退而求次,你们的封地总该分给她们一些,如此才不算辜负朝野上下一致推行的新政。

皇太女掌储君之权,公主与翁主掌王国之权,天下女官掌黔首之权,只有每个位置都有女人的存在,她所建立的制度才不是空中楼阁。

而她们的权力来源于她,来源于皇太女,她们的忠心无需质疑。

“这……”

萧何看了又看吕雉想要下发的诏令,犹豫不决,“娘娘,绛侯领二十万兵出征匈奴,黥布领五万兵远去西域,而今驻守在长安的南北军已不足二十万,万一诸侯王们……”

萧何声音微微一顿,意思再明显不过——

万一他们狗急跳墙,联合起来攻入长安,长安的兵力只怕未必是他们的对手。

“萧相还是这般谨慎。”

吕雉端坐主位,“我虽不会打仗,但知上战伐谋,而攻城以攻心为上。”

“若对战匈奴大捷,我大汉军威响彻九州,这些诸侯王还会生出勤王逼宫的念头吗?”

“我太了解他们,一群酒囊饭袋,于国于民毫无任何建树。”

“是因为陛下的关系,他们才得以封王列土,享这无边富贵。”

“打仗?”

“夺权?”

吕雉悠悠一笑,“萧相,你着实太看得起他们。”

“娘娘也太看得起绛侯。”

萧何叹了口气,“绛侯虽勇,可远不及陛下,陛下尚且做不到的事情,绛侯如何做得到?”

“更别提前线传来消息,言彭越不满陛下将他降王为侯,已率领本部兵马投降匈奴。”

“主力部队尚未交锋,便已损失得力大将,此战怕是凶多吉少,未必能有娘娘想象般顺遂。”

“是吗?”

吕雉轻扣案几,“我不信。”

“捷报!”

“大捷!”

宫道处突然传来斥卫的声音。

“贺娘娘大喜。”

审食其双手抱拳,面有喜色。

吕雉扬眉,“同喜。”

萧何大喜。

审食其按剑出内殿,斥卫已跑到台阶下,审食其接过战报,快步拿给到殿内,双手呈给吕雉。

吕雉挑眉看向萧何,“此报当由萧相来拆。”

审食其立即将战报拿给萧何。

萧何呼吸一紧,莫名有些紧张,但更让他紧张的是战报上的内容。

——难道他真的看错了周勃?此人有不弱于兵仙韩信的手段?

这怎么可能!

兵仙只有一个,不知道被皇后娘娘藏到哪里去了,看陛下至今活蹦乱跳的身体状况,估摸着还要再隐姓埋名几年才能重见天日。

至于韩信死而复生的荒唐传说,不过是给日后的韩信重新归来造势罢了,当不得真。

萧何慢慢打开战报。

然而在看到战报上的字迹时,他眼皮狠狠一跳。

——这不是韩信的笔迹吗!

他迅速打开战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