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节(1 / 3)

加入书签

吕后颔首。

吕禄是她的侄子,才成婚没几年,女儿都没出生呢,哪来的女婿?

朱虚侯与东牟侯多半是后面才出生的刘氏子孙,他们叫齐王大哥,而如今的齐王是刘肥,早年她那好夫君与人生的庶长子,这样看来,天幕所说的齐王当是刘肥的长子,而朱虚侯与东牟侯也是刘肥之子。

女婿,告密,兄长,起兵,短短几句话,让她敏锐发觉这件事的关键点。

——吕禄得知齐王起兵之后吓得连兵权都放弃了,如此胆小怕事,又哪来的心思去篡夺刘氏江山?

所谓的因是吕禄女婿而得知吕氏一族谋逆根本是刘氏一族扣在吕氏身上的罪名!

吕禄没有胆量谋反,哪怕谋反也不会把这件事告诉一个嫁给刘氏子弟的女儿,是齐王为自己的起兵反叛找的理由,把这件事栽赃在吕氏女身上。

可笑她吕氏一族的确无人可用,而天命也在庇佑刘氏,所以她吕氏一族落了个满门绝灭的下场。

唯一让她稍有安慰的,也就是齐王费尽心机可惜依旧给别人做了嫁衣。

——被功臣宿将们以外戚不善绝了做皇帝的路,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大好局势反送给文帝来统治。

果然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螳螂,殊不知命运的黄雀早已作出了它的选择。

吕后冷笑。

——但这一次,她要做命运的黄雀,而非被命运所掌控。

“娘娘,要不要飞马传信齐国的国相,让他密切留意齐王的动静?”

心腹低声问道。

“可。”

吕后点头。

齐王空占长子之位,为人懦弱怕事,毫无担当,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便能把他吓得不行,这样的人好对付得很,给他点压力,就能让他自己崩溃。

而此时的齐王得知未来的儿子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愚蠢行为,只怕对功臣宿将的恨意不比她少,倒不如借他一点胆气,让他成为自己手里的一把刀,虽不锋利,但钝刀子磨人也是一种武器。

“告诉齐王,他是我一手带大的,我视他如亲子,不会因为尚未发生的事情便对他赶尽杀绝,我与他一样,守的是刘氏江山,可那些功臣宿将们的心思,怕是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了。”

吕后道,“他是聪明人,知晓该怎么做。”

“至于其他诸侯王那里,也要密切关注。”

吕后又补上一句。

“是。”

心腹领命而去。

汉朝的宫殿远比后世大,吕后离功臣宿将们有一段距离,声音压得低,大臣们自然听不到她说话,只看到她与心腹窃窃私语,似乎在图谋什么,当她说完话,心腹便按剑离开,显然是去执行她的命令,大臣们见此,心里更加惶恐不安。

——淮阴侯韩信的尸体还没冷呢,他们哪敢跟韩信比?

胆小的大臣两股战战,额间冷汗直冒,时不时抬手擦汗,吕后余光扫过,心里冷笑不已,这些大臣也只敢在她死后欺负她的后辈,她活着的时候,可是一个比一个乖顺。

欺软怕硬,难成大事,哪怕杀了少帝诛了吕氏,也不敢自己取而代之,而是把皇位仍还给刘氏子孙。

——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白白给他人做嫁衣?

【但齐王真的可以吗?】

【事实证明,他——不可以。】

【对于诸吕之乱,太史公的史记有另外一种解释——】

【史记高王五传有言:朱虚大侯、东牟侯欲从中与臣为内应,以诛诸吕,因立齐王为帝。】

【始诛诸吕时,朱虚侯章功尤大,大臣许尽以赵地王章,尽以梁地王兴居。及文帝立,闻朱虚、东牟之初欲立齐王,故黜其功。】

吕后丝毫不意外。

——果然是又一个自命不凡的螳螂。

“这才有大汉诸侯王的风范。”

刘邦很满意,“外戚专权,就得起兵勤王,要不然要他们这些诸侯王做什么?”

【请注意这个“立齐王为帝”,几乎直白点明齐王三兄弟就是奔着皇帝的目标过去的。齐王三兄弟想称帝,朱虚侯东牟侯与大臣们为内应,齐王在外起兵,里应外合之下,把大汉江山从此握于掌中。】

【齐王开始的确很成功,几乎畅通无阻便兵发长安,很多大臣不愿意参与老刘家与老吕家的内斗,开始作壁上观,灌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齐王来势汹汹,吕产命灌婴出兵剿灭,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吕产是非常信任灌婴的,否则不会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派他出战,要知道汉初的武将还是很多的,吕产肯定要选择一个自己最信任的人出战,否则会有那人拿了兵权转投齐王的风险。】

【吕产精挑细选之后,选择了灌婴颍阴侯。】

【可惜,被吕家寄以厚望的灌婴,却再一次让吕家失望了。】

“好家伙,这是天亡吕氏啊!”

“吕家男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