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7(1 / 2)

加入书签

与此同时,京城以东五十里地开外,通往洛州的唯一官道蜿蜒延伸至山林深处。

浮云蔽月,密林是最好的掩护,适合埋伏暗杀。

墨蓝的雾霭萦绕,官道尽头缓缓走来一道修长挺拔的身影,仿佛夜游观景般悠闲,不急不慢。

刺客头目眯了眯眼,抬手示意弓弩手准备射杀。

然而等那条人影走到射程范围内,他才发现不是押送证人的虞家人,而是一个看不清面容的黑衣少年。

抬起的手顿在半空,刺客头目的汗水顺着鬓角滑下,沁入蒙面的三角巾中。

那少年却是站住不动了,雾霭氤氲的夜色中,他负手而立的身影呈现出一种诡谲的宁静。

片刻,他转过脸来,冰冷的眸子仿佛刺破黑暗的遮掩,准确对上刺客头目的视线。

“留两个活口,”

少年勾着优雅的笑意,“其余杀光。”

刀刃的寒光乍现,惊起林中飞鸟。

鲜血溅在灌木丛中,在夜色中凝成深紫色,那群刺客死的时候,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叫喊。

只剩刺客头目还活着了,他将赤红的眼睛投向道中的少年。

这哪里是什么夜游的公子,分明是索命的阎王!

擒贼先擒王,刺客头目提剑衝出密林,朝少年刺去——

这是他身为东宫死士的宿命,不到死的那一刻,绝不退缩屈服!

“呃!”

伴随着臂骨折断的脆响,刀剑坠地,刺客被扼住了喉咙。

他瞪大眼睛,伸手去扳少年铁钳般的手臂,却抓住了他腕上缠着的一圈杏白绸带。

绸带丝滑松落,被夜风一吹,飘飘荡荡朝空中飞去,被少年及时张嘴咬住,抿在齿间。

刺客看见的最后画面,便是少年抿着那根杏白的飘带,墨发随风微散,俊美如神祗,狠戾若修罗。

刺客头目的尸首被扔在地上,身下很快晕开一大滩暗紫的稠血。

宁殷擦干净手上前,目光落在刺客碰了飘带的那隻手上,淡淡拧起眉头。

抬靴踏上那隻手,压紧,使劲儿碾了碾。

直至骨骼碾碎血肉模糊,他才咬着飘带的一端缠上左臂,打了个结。

“把还有气儿的带回去,处理干净。”他吩咐。

立即有下属应声跳出,将刺客尸首拖入密林深处。

浮云散开,圆月倒映在一滩粘稠的浅洼中,被染成瑰丽的紫红。

京城中一夜平静。

第二日,虞灵犀派出去的侍卫顺利接应到了虞辛夷。

抓到的盗粮证人连同截获的密信一起送往大理寺,证据直指东宫太子,一时朝堂哗然。

且不说那是救人性命的灾粮,三万石粮食足够养活一支造反逼宫的军队,太子年纪轻轻便结党营私,这对年迈多疑的皇帝来说无疑是触了逆鳞。

太子被幽禁东宫,皇后披发跣足,在承德殿外跪了一下午。

朝中局面如何,虞灵犀已经无暇顾及。

阿姐此番调查取证实在太过顺利,若非运气惊人,便只能是有人在暗中相助。

有这个能力和心计的,虞灵犀只能想到一人。

初夏,虫鸣阵阵,虞灵犀隻穿着单薄的夏衫襦裙,可依旧觉得燥热难当。

这种热不像是暑气的外热,更像是从身体里滋生的躁动不安,哪怕只是坐着,脸颊亦是一阵一阵发烫。

前几日兄长运送的灾粮出事,她心弦紧绷,顾不上其他,如今松懈下来,才发觉身体有些异样。

虞灵犀算了下日子,离第三次毒发,只有最后两日。

不由怔然,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像上次一样顺从吗?

可是如此,宁殷算什么呢?她在宁殷眼里,又算什么呢?

“小姐,您的脸怎么了?”胡桃端了茶水进门,观摩着她绯红的脸色。

“无碍。”

虞灵犀拍拍脸颊醒神,起身道,“屋里太闷,我去院中走走。”

夜风扑面而来,总算稍减燥热。

“小姐近来,似乎很喜欢后院的风景呢。”胡桃在一旁提灯引路,无意间道。

虞灵犀回神,才发现自己竟不知不觉走到后院罩房中来了。

也不知是不是药性的缘故,她想起宁殷的次数明显增多,甚至走向公私不分的地步,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虞灵犀抿唇转身,正欲换条路走,却听身后罩房吱呀一声门开。

宁殷就像是察觉到了她的挣扎似的,于门后抬首,唤了声:“小姐。”

听到他清冷低沉的声音,虞灵犀的脚就像是生根了似的不听使唤,顿在原地。

半晌,她认命地闭目轻叹。

屏退侍婢,她转身望向缓步下阶的黑衣少年,轻声道:“今夜月圆,卫七陪我走走。”

白玉兰树花期已过,疏影横斜,将月光切割成无数斑驳的色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