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1章 夫子(1 / 2)

加入书签

夫子

前世的他,是新朝天子,手握至高无上的皇权,独断专行。

一朝重生,忽然做回了年轻的“慕容校尉”,在家中要听从父亲,在朝中对众文官武将低头, 来了北海郡,奈何不了一个藩王世子。此时此刻,还被赵元明这招看似温和实则无情厉害的手段逼退……

慕容慎心里憋屈极了。

奈何眼前人是赵夕颜的亲爹。

前世他和赵夕颜相遇时,赵元明早已成了枯骨。他只在赵夕颜偶尔的言语中,听闻过赵元明为人。如今,算是真真切切地领受到了赵元明的厉害。

“赵伯父折煞晚辈了。”慕容慎隻得躬身赔礼,务必让自己的腰弯得比赵伯父更低一些:“赵伯父快请起, 否则, 晚辈真要羞愧掩面而走了。”

赵元明点到即止,果然也就起了身:“慕容校尉也请起。”

待慕容慎起身后,赵元明温声道:“这里是学生们读书的学舍,慕容校尉若是对这里感兴趣,不妨进学舍。我令人添一张书桌,慕容校尉听半日的课如何?”

慕容慎自无不应之理:“多谢赵伯父。”

赵元明领着慕容慎进了学舍。

一众学生坐得规规整整。就连之前大打出手的世子徐靖,此时也老老实实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哪!

赵元明吩咐一声,长随立刻搬了一张书桌来:“夫子,书桌放在哪儿?”

赵元明随意指了一指。

你说这不巧了吗?就在徐靖身边。

徐靖:“……”

慕容慎:“……”

慕容慎自然不会怕了徐靖,从容入座。

徐靖趁着夫子转头之际,迅速转头, 衝着慕容慎威胁地握拳晃了一晃。赵元明似脑后长了眼睛:“徐靖!不得胡闹怠慢贵客!”

徐靖迅疾端坐, 继续抄学规。

二十遍,整整六千字啊!好在不必动脑子, 比写文章强得多。

赵元明目光掠过徐靖, 叫了郑玄青上前查问课业。常年倒数第一的郑玄青,抓耳挠腮了一会儿, 便颓然地伸手。

啪啪啪!

竹製的戒尺, 毫不留情地落下。郑玄青被揍了十戒尺, 苦着脸回来背书。

其余学生,或同情或偷笑。不过,轮到他们的时候,就笑不出来了。赵元明是博学大儒,治学二十余年,考较学生课业时十分严格。小半日过来,戒尺动用了十几回。

就连得意门生霍衍,今日也挨了戒尺。

自从赵夕颜将霍家父子前世的“丰功伟绩”告诉赵元明,赵元明再见到得意弟子时,心情便极其复杂。

精心教导栽培的学生,为何缺了德行?

“霍衍,”赵元明沉声问:“你近来魂不舍守,课业屡有疏忽,这是为何?”

霍衍不敢抬头和夫子对视,低头认错:“学生错了。”

赵元明咽下喉间叹息,淡淡道:“还有四个多月,就是秋闱。你读书多年, 今年便要下场一试。为师隻盼你戒骄戒躁, 沉下心学习, 否则, 这一科你不考也罢。”

这话对有志于功名的霍衍来说,已是极重的指责了。

霍衍面色泛白,再次躬身:“夫子的教诲,学生都记下了。”

一直在看热闹的吴绍,冷不防被点了名:“吴绍,你过来。”

吴绍恭声应了,信心满满地走到夫子面前。一盏茶后,就被问得满头是汗,伸出掌心,被夫子教训了五戒尺。

平日还算温和的夫子,今日火气格外汹涌啊!

考较完课业,赵元明开始上课。

以赵元明的学问,讲课从不用特意准备,也不循着四书五经的顺序来讲。兴之所至,想讲哪一篇便讲哪一篇。

今日赵夫子讲了一篇孟子的文章。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赵夫子侃侃而谈,文采昂然。

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恨不得拍案叫好。唯有徐靖充耳不闻,继续抄啊抄。

慕容慎自少习武,其实也没读多少书。不过,赵夫子讲得深入浅出,他也渐渐听懂了。

这篇文章,是孟子劝诫齐宣王施行仁政,治国以仁义为先,要爱惜百姓……等等!

慕容慎眉头动了一动,下意识地看了赵夫子一眼。

赵夫子似未留意到慕容慎的目光,或者说早就习惯了学生的瞩目。继续讲解这篇文章:“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对曰: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这是孟子劝诫齐宣王的话,身为帝王,不应贪恋沉迷美色……”

慕容慎:“……”

……

正午散学后,学生们纷纷去学舍的饭堂里吃午饭。

身为夫子,吃饭的地方比学生就要宽敞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