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2章 帝后3愿君百千长(3 / 3)

加入书签

这些信她见都没见过,如何能给何子宸回信?

谁能想到,平日里端然肃正的男人,背地里居然还做上了窃贼。

偷信、代笔回信也就罢了,他把信留着是何意?来日找她算帐用?

这男人恶毒的心思简直跃然纸上。

秦婈忽然就气笑了。

把剩下的信件都拿出来,准备去找那老男人好好算个旧帐,仔细数了数,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这第三十七封,怎么没有署名?

秦婈指腹一顿,索性直接拆开——

字迹从细楷变成了铦锐方硬的正书,看了太多年,她只需瞥一眼便能瞧出是谁写的,心里莫名一紧。

吾妻淑览:

窗外新雪初霁,万籁俱寂。

春秋荏苒,白驹过隙,转眼竟至不惑之年。

酒溢瑶觞,思绪萦怀,虽染墨几度,犹操翰难落。

吾生于帝王之家,立志匡扶天下;一心所向,九死无悔。奈何半生自负,茕孑傲物。至为争权逐利,不顾卿心初寄,横刀毁良缘一桩。

结髮二十余年,共枕半世,牵累卿历经悲欢困苦,但恩爱之语,始终未言半句。

心知欠卿良多,却不悔当初夺爱迫嫁。

一语及此,只恐卿又恼余三分也。

青山碧水,万春不改,然福祸穷通,离合聚散,终有期矣。

近时,吾尝追忆往昔,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阿菱,吾毕生所求,不过「家国平安」四字而已。所幸苍天不负,如今政通人和、天下熙宁,扪心自问,亦可道一句不愧山河。

若犹有憾,便是吾已至岁暮,卿仍处朝阳。

此生註定,难守卿卿百年。

自元年离别,吾尝梦萦魂牵,若復能见卿一面,应是再无他求。

然似水流年,终是觉得这一生太短。

遂燃明灯千盏,诵梵经万遍,盼来生一见。

只愿恁时,你我能从两小无猜,到情窦初开,至两鬓斑白。

夫萧聿。

延熙十八年,冬月。

秦婈指尖颤栗,眼底的泪珠「吧嗒」一声坠下,在彩笺上洇晕开来。

延熙十八年,是他病倒退位的那一年。

秦婈闭了闭眼,到底还是把信原方不动地放回原位。

心道:这笔帐,我们来世再算。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了木公公的脚步声,「娘娘找到笛子了吗,翠竹轩东西繁杂,不然还是奴才来找吧。」

木公公走过来,一抬眼,忙道:「娘娘眼睛怎么红了?」

「没事。」秦婈摁了摁眼睛,「公公找这边,柜子里我都翻过了。」

最终还是木公公寻着了玉笛,交给秦婈。

骊山别苑的风景真美,芳草绕堤,杨柳千丝,绿波荡漾。

秦婈摇了摇手中的玉笛,故意弯起眼睛笑道:「我找到了。」

萧聿站在不远处与她对视。

峻拔的身姿让人忽略了那鬓角霜发,三十年韶华,他的眉眼依旧深邃,笑起来时,倨傲如当年,又平添沉敛。

日暮疏钟,余晖洒在石阶,饮醉了夕阳。

晚膳过后,他们在林间散步,走着走着,他忽然又想把她背起来,秦婈下意识躲开,嗔他不要闹。

可男人的自尊心一如往昔不容侵犯。

他背着她,循着十里花香,踩着青石板,走了很长的一路。

萧聿不紧不慢道:「阿菱,日子还长,就算七老八十,我也能背动你。」

秦婈伏在他肩上,嫣然一笑,吻住了他的发梢。

微风捲起双袖,青葱指甲在玉笛上轻轻拢捻。

双燕归栖斜阳,玉笛悠扬,愿君百千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