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6(1 / 2)

加入书签

这对夫妻给小儿子买新衣服的时候,从来就没有考虑过家里还有三个女儿,都说女孩子爱漂亮是天性,但爱漂亮,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的。

别人家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换到这三姐妹身上,则跳过了“新三年”的阶段,直接就是“旧三年后,缝缝补补又三年”。

至于零花钱,那就更别想了。

李溪晨读小学的时候,每天都有一块两块的零花钱,可以买零食吃,但他的三个姐姐,却从来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过一毛钱的零花钱。

大丫头和二丫头都还好,就算看到李溪晨吃独食,最多也就是在心里偷偷羡慕羡慕。

三丫头和李溪晨的年纪相差不大,只有一岁多,不到两岁,看到李溪晨有零花钱买零食吃,嘴巴特别馋。

李溪晨性格也是欠儿欠儿的,看到三丫头嘴馋,还故意拿着小零食去三丫头的面前吃,故意馋她。

三丫头没忍住,动手抢了李溪晨的小零食吃岩愈岩。

李溪晨想要抢回来,却没成功,不禁怒了,哭着跑了回去。

三丫头开开心心地吃完了李溪晨的小零食,回到家后,就被父母赏了一顿竹笋烧肉,用晾衣架打的,三丫头的后背、胳膊和大腿上,全都是青青紫紫的痕迹。

看到自己的三姐挨打,哭得特别惨,李溪晨才破涕为笑,在父母旁边煽风点火,让他们打得再重一点。

大丫头和二丫头给三丫头求情,都没有用。

最后,三丫头哭着向李溪晨道了歉,保证以后不会再抢弟弟的零嘴吃,会好好爱护弟弟,不和弟弟争宠,这对父母才停止了对她的单方面打骂。

从那天开始,三个丫头都知道了弟弟是家中的小皇帝,就是惹父母生气,也不能惹弟弟不高兴。惹父母生气,父母可能就是骂她们几句,不会动手,但若是惹弟弟不高兴了,父母肯定不会放过她们。

等到李溪晨读初中时,年纪最大的大丫头也读完了高中,因为学习很用功,成绩一直都很好,最后,也考上了一所很不错的大学。

但是,重男轻女的夫妻俩却已经在想着给小儿子多存一些钱,以后买房子娶媳妇儿,不愿意继续供大女儿读书,哪怕大女儿哭得着说自己会努力读书,争取每年都拿奖学金,减免学杂费,没课的时候,也会去做兼职打零工,自己给自己挣生活费,不让爹娘操心。

这对夫妻俩还是不同意,在他们看来,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最后还不是得乖乖嫁人,读大学的这四年,进厂打工,每年都能挣不少。

夫妻俩不顾大女儿的苦苦哀求,托人将大女儿带进了工厂,工厂包吃包住,每天都是高强度的,机械重复的,枯燥无味的工作,这对一个从小就喜欢读书的年轻女孩子来说,堪比精神上的折磨。

但最让大丫头痛苦的,还是父母对她的控制欲。

因为工厂包吃包住,还会发专门的工作服,这对父母就理所当然地要求大丫头每个月就必须将自己的工资全部上交。

大丫头不愿意,哭着求父母给自己留个一两百块,可以买个生活日用品什么的,上个星期,她的姨妈期提前来了,裤子弄脏了,却没有钱买卫生巾。

还是同寝室的大姨借的钱,她才可以去买卫生巾,不然,接下来的几天,大丫头都不知道该怎么过。

得知大丫头每个月的工资全都打回了家里,一块钱都没有留,大姨还很震惊,直骂她太傻了,手里怎么也得留点钱,应应急。

大丫头觉得有道理,结果刚和父母一说,马上就被父母劈头盖脸骂了一通。

说她不孝,养她这么大,结果,她出去打个几个月的工,心就野了,连孝顺父母都不愿意,早知道,刚把她生下来时,就该把她扔河里去。

大丫头想着,父母虽然重男轻女,对她们三个女儿确实不如小弟好,但好歹也对她们三个有生养之恩,做人儿女的,不能忤逆不孝。

接下来的几个月,大丫头照样会每个月都把自己的工资全部打回去,但是她也学聪明了一些,会利用周末时间,多加一点半,挣的加班费,自己留下来,存着不花。

二丫头也和大丫头一样,高中毕业,父母就不让她继续读了,和大女儿一起进厂打工。

工资,照样每个月都打回家里。

轮到三丫头时,就更惨了。

这时候,李溪晨已经升上了高中,和三个聪明伶俐,成绩很好的姐姐们不一样,李溪晨从小就是家中的小皇帝,被父母宠坏了,学习根本不用功,以至于他的成绩一直都很不好。

三个姐姐都是凭自己的本事考上的高中,李溪晨却连个高中都没有考上,交了一大笔择校费,这才可以继续读书。

这笔择校费,几乎就把家里掏空了。

等李溪晨读了高中,又染上了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衣服鞋子书包,全部都要名牌,不是名牌,就在家里哭闹,连学都不愿意去上。

问他原因,就是班上的同学们都穿的名牌,如果他穿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