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5(1 / 2)

加入书签

架空古代(21、22)

萧锦荣来自后世,满脑子都是一些稀奇古怪的点子,和四皇子魏嵩相处时,常常有惊人之语。

一开始,四皇子魏嵩还没怎么把萧锦荣当回事,只是闲来无事把萧锦荣叫出来逗逗,俩人一起在靖水楼吃个饭什么的。

靖水楼是京城最有名的大酒楼之一,因为位置好,还有各种山珍海味,美味佳肴,王公贵族和商贾豪富们,平时都喜欢来靖水楼吃饭。

四皇子魏嵩也是其中之一。

但是实际上,靖水楼真正的老板,就是四皇子魏嵩。

靠着靖水楼这一家酒楼,四皇子魏嵩赚了不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八皇子这么热衷于经商,因为赚的是真的多。

四皇子魏嵩也尝试过学着八皇子的路数,多经营一些营生,但四皇子确实不是这块料,除了靖水楼让他赚了个盆满钵满之外,其它的营生,基本上都是干一个赔一个,亏得血本无归的都有。

而且,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靖水楼的生意也没有前几年那么好了,四皇子挣得少了,开支有多,手头越来越拮据,最近正为了这事发愁呢。

知道靖水楼是四皇子魏嵩的产业后,萧锦荣就认定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屡次在四皇子魏嵩面前献计献策,从各个方面帮助靖水楼进行改革和升级。

“敢问殿下,酒楼要是想生意好,最应该重视的是什么?”

魏嵩认真想了想,答道:“是菜肴的味道吗?还是菜品的价格?”

菜肴的味道好,食客们就会念念不忘,经常来吃。

菜品的价格太低,利润就薄,如果太贵,也会影响食客们来靖水楼吃饭的频率,所以,要想办法将菜品的价格维持在一个合理的空间以内。

听了四皇子魏嵩的话,萧锦荣忍不住笑了。

“殿下此言差矣,菜肴的味道也好,菜品的价格也罢,都不是一间酒楼能挣大钱的关键,靖水楼就这么大,就算每天都食客盈门,又能赚多少钱?那点小钱,放在殿下这样金尊玉贵的皇子眼中,都是九牛一毛,根本不够看。”

在萧锦荣的认知中,诸位皇子,已经算是皇亲国戚中比较尊贵的存在了,除了皇帝和皇后之外,就这些皇子们的身份最尊贵,金玉这样的俗物,拿到这些皇子们的面前,估计都入不了这些皇子们的眼,更别说是金银这种充满了铜臭味的大俗之物了。

魏嵩表情尴尬,没有解释,心里却是哑巴吃黄莲,有苦难言。

天下人都认为皇子们身份尊贵,肯定每天都能锦衣玉食,挥金如土,各种挥霍享受,但是实际上,他们的父皇从登基后,就一直在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国策,自己还以身作则,厉行节俭。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永宁帝勤俭节约,一日三餐,最多四道菜,四季常服,不过八套而已。

相比之前的历任皇帝,一日三餐最少都是九道菜,吃不完,就全部浪费了。四季衣物,也是十八套起步,有些衣服,甚至隻穿过一次就直接扔掉,绝对不会穿第二次。

永宁帝登基之初,就狠狠批评过这种奢侈浪费的行为。

在永宁帝的整肃之下,三宫六院一改之前的奢靡之风,开始推崇节俭起来;朝中的文武百官们也不敢在永宁帝的眼皮子底下顶风作案,不管是真的清廉,还是刻意装出来的清廉,都喜欢表现得两袖清风;就连民间的攀比斗富之风,也在永宁帝的以身作则之下,得到了狠狠的遏製。

这种情况下,诸位皇子们又怎么可能过得骄奢淫逸。

事实上,永宁帝给诸位皇子们的零花钱真的不多,好多皇子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如果是成了亲,有儿子女儿的,花销就更大了,常常入不敷出,还要进宫找父皇哭诉,多要一些零花钱。

永宁帝心情好的时候,会多给一些,但绝大多数的时候,都会将这些花钱大手大脚的皇子们狠狠责骂一顿。

特别是太子,年岁最长,府上妻妾又多,再加上儿子女儿,要养一大家子人,每个月的月钱根本就不够花。

也是永宁帝对太子太过溺爱,太子才有那个胆子,三天两头就进宫去找父皇要钱。

可即便是太子本人,去找永宁帝要钱,都会被骂一个狗血淋头。

其他皇子的待遇还不如太子,如果都学着太子的样子,别说三天两头就进宫去找父皇要钱,只是偶尔进宫去要一次钱,都会被骂个半死。

魏嵩深知自己在永宁帝心中的重要性远不及太子,从来就没有想过去永宁帝哭穷要钱,哪怕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也不会去自取其辱。

偶尔,魏嵩也会很羡慕八皇子,不用去求父皇,凭自己的本事,就能挣到不少钱,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一众皇子中,八皇子的日子是最潇洒,最自在的。

吃得好,穿得好,平时手里把玩的,也都是些价值不菲的奇珍异宝,兴致上来了,还能去各种秦楼楚馆豪掷千金,博美人儿一笑。

何等惬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