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3(1 / 2)

加入书签

看出了安远侯的为难,萧锦荣趁机进言,说事已至此,再苦恼也没有意义,还不如赶紧给萧婷玉安排婚事,将人早早地嫁出去。

嫁给谁,萧锦荣没有明说,但他的意思,明显是不讚同萧婷玉下嫁给那个家境贫寒的年轻书生。

安远侯犹豫片刻,还是打算让萧锦荣去把年轻书生请来,亲自见上一面,再做定夺。

如果年轻书生真的不错,萧婷玉想嫁就嫁吧,但前提是不能危害到整个安远侯府。

萧锦荣有别的打算,想把萧婷玉送到四皇子府做侍妾,好让自己能和四皇子搭上线。去请年轻书生的时候,态度倨傲,行为粗暴,说是“请”,但和“挟持”也没什么两样,根本就没有把年轻书生放在眼里。

年轻书生虽然家境贫寒,但也是心高气傲的人,被萧锦荣这么羞辱,气愤不已。

安远侯见年轻书生仪表堂堂,自有一番风骨,已经满意了一半,继续试探,希望年轻书生能凑一凑聘礼,赶紧来府上提亲。

聘礼这东西,寒酸一点没关系,但必须要有。

家境贫寒,并不是借口。

安远侯府嫁女,嫁妆肯定不会少,若是年轻书生连聘礼都不愿意凑一凑,安远侯只会觉得他居心不良,不是诚心求娶自己的女儿。

年轻书生不卑不亢,说自己一心考科举,功名未成,誓不成家,若是安远侯愿意,可以等到他高中状元后,定会再来上门提亲。

安远侯勃然大怒,一心考科举,那你还偷偷勾搭我的女儿?言行不一致,明显没存什么好心思。现在让你来府上提亲,你就搬出要考科举当借口,若是考不上怎么办?自己的女儿就一直等着吗?或者说,年后才能考上,那自己的女儿岂不是都熬成老姑娘了?

年轻书生理直气壮,说自己一片真心,天地可鉴,同时,自己也是从小熟读圣贤书,知道有些事有可为有可不为,不想被贵人们瞧不起,说他有心攀附权贵,所以,一定要等到考上状元,功成名就之后,才会上门提亲。

安远侯一怒之下,把年轻书生赶走了,之后,就开始给萧婷玉物色门当户对的夫婿。

萧婷玉不愿意,但又敢怒不敢言,只能整天哭哭啼啼,以泪洗面。

安远侯得知后,就让萧锦荣去劝她,也向萧婷玉解释清楚,年轻书生不是她的良配。

萧锦荣倒是去向萧婷玉解释了,但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重点都放在了年轻书生家境贫寒,高攀不了安远侯府上,而不是年轻书生心高气傲,只顾自己的颜面,根本不考虑女方的处境,这么自私自利的那人,怎么看都不是良配。

最后,安远侯给萧婷玉选择了镇国公家的庶子,年纪比萧婷玉大了一岁,同样相貌堂堂,一表人才。

萧锦荣趁机向安远侯进言,说把萧婷玉嫁给镇国公的庶子,还不如嫁给四皇子。

安远侯很不讚同,一来,把女儿嫁给皇子,就可能被迫卷进诸位皇子之间的争储大战,风险太高,安远侯不愿意。

二来,萧婷玉是庶女,嫁给四皇子,只能当侍妾,但嫁给镇国公的庶子,却能当正妻,安远侯又不需要靠嫁女儿来联姻,当然希望自己的女儿嫁得好,正妻,自然比侍妾的地位更高,也更有可能过得好。

萧锦荣又劝了安远侯好几次,安远侯还是没有改变主意。

就在安远侯开始给萧婷玉筹备嫁妆的时候,萧婷玉忽然在家里服毒自尽了,也是这时候,安远侯才知道萧婷玉已经和年轻书生珠胎暗结了。

为了萧婷玉的名声,也为了整个安远侯府的名声,安远侯只能对外宣称萧婷玉是突发疾病去世的。

可以说,安远侯对萧婷玉这个女儿,称得上是疼爱,但萧婷玉太恋爱脑了,最后,也是这种天真害了她。

萧婷玉死后七八年,年轻书生发愤图强,竟然真的考中了进士,正式入朝为官。

因为萧婷玉的死,年轻书生记恨上了安远侯。

后来,年轻书生又从萧锦荣的口中得知萧婷玉死时,还怀着他的孩子,年轻书生后悔不已,当即发誓,一定会扳倒安远侯府,给萧婷玉报仇。

也不知道是不是萧锦荣给年轻书生偷偷灌输了什么乱七八糟的思想,年轻书生坚信,安远侯就是嫌贫爱富,看不上自己,逼着萧婷玉嫁给并不喜欢的镇国公庶子,这才害得萧婷玉走上了绝路。

究其原因,安远侯才是害死了萧婷玉的罪魁祸首。

年轻书生恨毒了安远侯,之后,萧锦荣为了帮四皇子解套,设计陷害安远侯时,年轻书生也帮了不小的忙。

元青提醒安远侯,就是不想看到安远侯操心一场,最后不仅女儿没了,还莫名其妙多了一个仇人。

如果按元青自己的想法,那自然是成全萧婷玉,以后,不管萧婷玉过得好不好,都是她自己的选择。

安远侯明显对自己的女儿狠不下这个心、

听了元青的话,安远侯忍不住皱紧了眉头。

“自古婚姻大事,都是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