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2(1 / 2)

加入书签

“小老板,你让我考虑考虑。”

八万块,对刘志诚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同样,接手照相馆,对刘志诚来说,也是一个莫大的诱惑。

刘志诚清楚地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我想回去和我娘好好商量商量。”

“这没问题,不过,志诚哥,不管你最后接不接手照相馆,都请尽快给我答覆。”

年代文(09)

元青回到家,李学文正在和老太太闲话家常,也不知道李学文和老太太说了些什么,把老太太哄得眉开眼笑。

走近后,元青才听到李学文说。

“妈,我和你说,俊豪这小子可聪明了,上次考试,数学还考了满分,他们班上,五六十个学生,有男有女,有年纪比他小的,也有年纪比他大的,但统共就只有三个孩子考了满分,俊豪就是其中之一,你说厉不厉害?”

老太太和小孙子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但是显然,老太太还是喜欢小孙子的,哪怕平时不常和小孙子见面,听儿子提起小孙子,她脸上的表情都显得很高兴。

“厉害厉害,俊豪这孩子,就是像他哥哥,当初元青读书时,成绩也很好。”

李学文不喜欢老太太拿自己最喜欢的小儿子和自己并不喜欢的大儿子相提并论,马上摇头说道:“不像,俊豪可比元青听话多了,而且元青读书的时候,成绩也没有俊豪这么好。”

大儿子读书时,成绩到底好不好,李学文早就记不清了,只是,他喜欢小儿子,自然接受不了小儿子不如大儿子,也就愿意帮着小儿子说话。

老太太上了年纪,记性不太好,偶尔会忘事,但是她明明记得,大孙子读书时成绩很好,但偏偏儿子都这么说了,老太太也隻当是自己记错了。

“是这样吗?难道是我记错了?”老太太都被李学文说糊涂了。

“什么记错了?”元青明知故问,。

李学文面色尴尬,顿时感觉浑身都不自在。

元青还是那副笑模样,说的话,却像刀子一样,直戳李学文的心窝。

“奶奶,你在和我爸说我读书时候的事吗?说实话,我现在挺后悔的,虽然我现在挣得钱并不少,但我当初真的不应该赌一时之气,高中辍学,可惜,现在后悔也迟了,离开了学校,再想返回学校读书,可没那么容易。”

李学文没敢吭声,当初元青会赌气退学,说到底,也是他这个当父亲的处事不公,偏疼小儿子,苛待了大儿子闹的。

现在,大儿子虽然没有明着说怪他,但是难保不会对他心有怨气。

“细想一下,全国不知道有多少偏远地区的孩子因为贫穷等原因读不起书,才不得不辍学,而我,却因为赌气就不读书,真的是太不应该了。”

“现在知道后悔了?可惜,晚了。”当初,李元青闹着要辍学的时候,老太太可是说破了嘴皮子都没能让李元青改变主意。

想到这,老太太还恨恨地瞪了李学文一眼,都怪这个当爹的。

“奶奶,我都已经想好了,虽然不能继续读书,对我来说是一个遗憾,但是我现在挣钱了,有能力了,就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让那些偏远地区的贫困学子们延续我的遗憾。所以我决定,出钱资助这些孩子们读书。”

老太太是个善心人,从她看到王大娘他们一大家子孤儿寡母的,生活困难,就把王大娘的儿子刘志诚介绍到元青的照相馆当学徒就能看出来。

听到元青这么说,老太太极力讚成。

“挺好的,就应该这么做。这两年你挣了不少的钱,我这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出钱资助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读书就挺好,能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命运,也算是给你自己积福了。”

老太太看得很开,反倒是李学文心疼起了钱。

在李学文看来,元青是自己的儿子,挣了钱,不知道孝敬自己这个当爹的,拉拔拉拔自己的亲弟弟,反倒去资助认都不认识的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读书,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妈,元青年纪小,想一出是一出,你怎么也跟着起哄啊?”

这时候,最应该做的事不是应该劝元青不要乱花钱吗?

真有这么多钱可以随意浪费,还不如把这些钱全部拿来孝敬自己。

“对了,元青,之前我和你说正事,你说等你忙完了工作,回来再说,现在就可以了吧?”

有钱去资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读书,没钱孝敬自己这个当爹的,说不过去吧。

“爸,借钱这事,我还真不能答应你。”

就凭李学文对李元青做的那些事,这个当爹的就很不负责,前有车后有辙,李学文都这么对自己了,还指望元青以德报怨,拿他当亲生父亲孝敬吗?不可能。

“你别看我这两年挣了不少钱,但是我最近正准备做点别的生意,手头紧着呢?您要是手头宽裕,不妨先借我一些……”

“你们现在这些年轻人啊,就是喜欢瞎折腾,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