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2 / 3)

加入书签

消息,回来还故意要我带你们上山,就是为了传消息出去好引武遗书现身?”

谢敛默不作声。

安知灵轻笑道:“你看,我都不记恨你利用我。”

屋外传来马车的声音,马蹄“哒哒”的声音渐渐远了,不过一会儿终究消失不见。谢敛在衣袖下收紧了手指,眸色映着屋内的烛火明明暗暗。倒是少女临走时,那句戏谑般的“江湖再见”犹言在耳。

车铃一路向南,只是不知这句“江湖再见”是否早在此时就已经为了重逢埋下伏线。

作者有话要说:霍家堡篇到此就全部结束啦~接下去进入正篇就是女主视角了,但在此之前要停更两天,喘口气让我攒攒文。

以及我构思的时候脑子里过了很多细节,写的时候可能给写忘了,以为自己已经说过了,但其实并没有……所以,对霍家堡这一部分还有什么疑问发现我没有交代的话,欢迎提出来,也算是给我捉虫了,谢谢大家!

鬼影重重一

冬后还未开春,天气依然冷得厉害,早上簌簌地下了一场小雪。

镇上各家的铺子临近饭点才开张,茶舍的掌柜往大堂的火炉里加了点炭火,偌大的屋子总算是暖和了些。

农忙后的这段时间本就是最清闲的时候,午饭后,茶舍里便聚了不少人。两个陌生打扮的年轻人掀开帘子进来的时候,大堂里静悄悄的,一群人中间站着一个说书人,昂着头正说到精彩处:“那猎户心中大惊,仓皇之间正想逃跑,哪想到林间又是一阵巨响,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忽的瞧见一双碧绿的眼睛,竟有他拳头大小,正幽幽地注视着他……”

刚进茶舍的两人选了个临窗的位置坐下,听见下头的茶客正纷纷起哄。

小二提着一壶水打着哈欠从人群中过,到了两个新进的客人跟前,问要什么招呼。那两人点了壶热茶,要了盘点心,其中一个饶有兴味地打听:“今日在说什么?”

店小二打量了他一眼,见他锦衣玉带,眉眼细长,开口自带三分笑的模样,猜想是外乡进城赶货的商贾,才连这事儿都没听过,遂答道:“不就是皇陵闹鬼的事情。现如今长安城哪一家茶馆不在说这事。”

那人听了觉得有趣:“都是怎么说的?”

“喏,不就是下头说的那些嘛。”店小二撇撇嘴,显然尽几日已经听得耳朵生茧,“要我说,还不如前一阵玉秋娘捉鬼,摇铃人识妖那些个稀奇古怪的江湖轶事来得有趣。”

“这两个又是谁?”

那小二露出几分为难来,眼前的人嘴角一翘,从袖中取出了三个铜板给他,店小二眉开眼笑地接了过来,爽快道:“玉秋娘就是之前白云观中的素真女冠,她前几年还了俗,下山嫁人。不料不到一年丈夫死了,夫家说是被她害的要将她送官。她气不过,招魂引了丈夫的冤魂回来,当场指认了凶手,之后便名声大噪,不少高门大户都找她帮忙,出了不少奇事。”

那公子感慨道:“你这样说,我倒想起来。这位女冠未还俗前,我还与她有过一面之缘,不想她之后竟是这番际遇。”

他接着又问:“那另一个又是怎么回事?”

“这另一个就更神秘了。他出身荒草乡,也是两年前才声名鹊起的人物。传闻他身配一个金色铃铛,铃声一响鬼魅毕现,因此得了一个‘三更摇铃’的称号。只是此人专接一些雇主不明但出价奇高的单子,因此江湖上见过他真身的人少,听过他名字的却多。是以才不到两年时间,便已是荒草乡黄纸榜上一等一的身价了。”

这桌上另一个玄青色锦衣长衫的青年,看模样也不过二十出头,领口绣着梅花暗纹,玉冠束发,双目点漆,腰间配着一柄长剑。从刚才进店开始,便始终一言不发,这时候却微微动了动眉目,忽然开口道:“此人叫什么名字?”

听他出声,一旁的方旧酩倒是不由多看了他一眼。那小二锁着眉细细回忆了一阵:“这一时倒也想不起来,只记得大概姓安。”

那青年闻言垂下了眉眼,继续端起桌上的茶水来饮。方旧酩见他再没什么要问的了,便挥手让小二退下,接着便凑上前问:“此人你认得?”

谢敛手中捧着杯子,抬眼看了他一眼,淡淡道:“我两年未下山,如何能认得。”

“这倒也是。”方旧酩举着茶盖在杯上摇了摇,却思索道,“不过听店小二这话,若这二人真有传闻中这么大的本事,那位户部钟大人为何不找他们前来相助,却非要从我九宗调派人手?”

谢敛却忽然有些烦躁道:“什么时候荒草乡也到了能和九宗相提并论的地步?”

方旧酩倒是少见他这师弟言辞如此刻薄,顿了顿,又问了一次:“你当真与此人不认识?”

谢敛显然也是自知失态,抿着唇过了片刻才冷硬答道:“不认识”

他既这么说,方旧酩也没有再三怀疑的道理,便很快就将此事抛之脑后,说起了正事:“再往前走就是雾江,天黑前就能到下一个落脚的地方,明天一早,我们就在客栈作别。”

谢敛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