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科学种花玄学致富 第7(2 / 4)

加入书签

村中央,相比村中大部分只有一层,最多加个阁楼的建筑,这栋祠堂有两层高,由青砖砌成,自建立成几百年来一直都被月亮村的人保护的极好,青砖已经风化成灰色,暗红的瓦片上没有长一点东西,飞檐上垂挂着风雨铃铛,大门有两米多,门口的门槛则到膝盖那么高,两边挂着原木色上面写着黑色字的桃符对联。

抬头看到祠堂,林松的表情变得肃穆起来“都走到这里了,一起走进去拜拜青湖神君,你出去那么久了,回来是要回来让衪看看的。”

林汀月心神一动,轻轻的在心里叫‘湖灵,你在吗?’

作者有话说:

好巧看到有活动,从来没参加过昵,又合了主题,就去参加啦,希望可以增加一点点曝光度。

朋友们要是不麻烦又觉得本文还算可以的话,就顺手给本文投一票吧,郑重承诺,要是投票破百了隔日更八千!(小声哔哔,要是没有票就当作者放空话吧,忽略忽略~)

信仰玄学

‘湖灵,你在吗?’

林汀月又轻轻问了一句。

自从回到家他就没听到湖灵在他脑海里说话了,这次主动呼唤祂也没应声,不知道祂是不是也回家了。

月亮村的村祠明显经历风霜,淡淡的烟灰味被风卷着萦绕在四周,牌楼檐角挂着两条链子,末尾分别缀着个铃铛,风动时会发出细微的声音。

林松弯腰将自己的水烟筒靠在石阶旁,拍拍衣裤,往村祠里走。

林汀月注意到,祠堂前的石阶旁就有一处土地公的石头碑,它前面的香炉里插着一柱新鲜熄灭的香棍头,虽有打理的痕迹,却没有小时候记忆里那样的崭新。

走过上阶梯穿过牌楼,经过祠堂前的一个青石大香炉,它到成年人腰胸膛那么高,里面也插了些烧完的香棍头,林松经过的时候林松双手合十的拜了拜。

林明跟着老爹也拜了拜,林汀月有样学样。

林汀月以前没那个他拜的神是真的的意识在,现在见过正主了,再一回忆才发现,其实他们村的人相比外面真的要很‘迷信’,每年轮到洒扫的人家要每天打扫干净祠堂里,要添香添油,不能让村祠少了香火。

虔诚些的村人,不是他们负责的时候也会每天进香,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普通村民还会摆上水果烧鸭过来拜,不过他们村相比别的什么神诞会更在意他们自己村里的山神,不是不重视神诞,而是山神高于他们。

说起拜神,大众意识中都觉得那是沿海地区才保持的‘陋习’,因为靠海吃海,所以为了让自己内心有所寄托,所以有沿海的那些神,比如妈祖,就是因为那些在海难中丧生的人而生的,因为人力的不可为,这些求神拜佛的观念就一直保持下来了。

林汀月以前上选修的时候觉得这些知识有意思,所以学过一段时间,相比沿海地区,内陆其他没有那么‘迷信’,但现在他有知道玄学是真的这个前提在,就发现他们村还真的挺‘迷信’。

明明学过一点点皮毛,却没发现自己村里的不同,也是神奇,也可能他一直是把神学当做一种人的安慰心理吧,林汀月心想。

不过对这些的陌生还有另一重原因在,家里爸爸爷爷都还在,清明和神君诞这种对月亮村人来说很重要的节目他这个小辈不会特地被叫回家参加,工作后更是如此,离得远工作又不能总请假。

小时候这种重要的节日林汀月在和小伙伴一起玩,要拜的时候才会被大家叫去一起去拜,月亮村里的孩子从上初中就要到镇上读,他读书好后来又到了市里读高中又考到外面上大学工作,只有放假的时候才在家,小时候被大人带着祭拜的记忆深刻,但随着时间也渐渐变得模糊了。

也因此,林汀月为湖灵即将要消散找到了一点理由,从爷爷到他对待宗祠的态度就可见,神灵对于月亮村的人来说真的没有曾经那么‘重要’了。

这个想法在脑海里升起,林汀月就不可避免的感觉内心有一块地方突然被揪住了一角。

跨过高高的门槛,林汀月的眼睛随之打量四周的摆设,这座给守护山神建造的居所真的很陈旧了。

林松从香筒里抽了九支香出来,凑到一旁燃着的油灯上点着,扇来明火后边分别给儿子孙子分了三支。

老爷子虔诚的将香高举过头拜了三拜,然后将插到中间的香炉里。

青湖神君的塑像摆在最高处,走到那里需要借助旁边的木梯,往下是一些村里有名望的老人的牌位,从高至低整整齐齐,屋子中间挂着一盘长线香,大约有好几米,淡淡的青烟萦绕着,看不清最上面的神灵,林汀月看了一眼便跟着他爸一起上上香,然后乖巧的在蒲团上跪下叩拜。

林汀月心无杂念的低头拜了一下,然后便听到脑海里响起了熟悉的的那声音。

‘咦?你怎么到这里了?’

‘我和我爸一起出来聊回家工作的事。’林汀月被湖灵吓了一跳的同时,又将心放回去了,湖灵虽然回老家了,但也没突然玩消失。

‘我相信你成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