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1章 出事(1 / 2)

加入书签

自打接手了宫务,顾窈每日都要花好几个时辰看库房的账册,一连半月下来,连端嬷嬷都忍不住出声劝道:“娘娘整日里看这些个账册,倒比人家科举进考的人还忙活,万一累着了身子可就不好了。”

顾窈听端嬷嬷这样说,嘴角没忍住翘了起来,含笑看向了端嬷嬷:“嬷嬷说笑了,哪里就能累着了,再说,也就先时忙些,如今渐渐上手了,倒也能瞧出些许门道来。”

端嬷嬷轻轻摇了摇头,带着几分好笑和无奈道:“娘娘这个性子倒和咱们大爷一个样儿,不愧是一家子的人。”

听端嬷嬷提起兄长来,顾窈轻轻一笑,说道:“我和兄长的性子哪里像了,嬷嬷问问婉姐姐去,婉姐姐定头一个说嬷嬷这话不对。”

端嬷嬷抿嘴一笑,没有说话。

娘娘如今叫声婉姐姐,往后却是叫不得了。

半月前老夫人递牌子进宫一趟,说是郡主和大少爷如今情意相投,想要讨娘娘一个示下,看看顾家是上南恩侯府提亲,还是娘娘有什么旁的打算。

自家娘娘思量之后,请皇上下了赐婚的旨意,如今郡主已是娘娘的准嫂嫂了。

顾窈见着端嬷嬷不说话,想起自己方才随口那句婉姐姐,也忍不住笑了。

“嬷嬷可得多提醒我,别叫我在皇上面前也叫声婉姐姐,将皇上给得罪了去。”

蒹葭捧着托盘进来,可巧听见自家娘娘这句话,也忍不住抿嘴一笑。

顾窈见着她手里的托盘上放着的两个青瓷罐子,问道:“这是什么?”

蒹葭含笑道:“是娴妃娘娘派人给娘娘送来的两罐茶叶,都是今年的新茶。”

顾窈点了点头:“娴妃有心了。”

自打娴妃执掌六宫事务以来,隔三差五便差人往昭阳宫送些东西。有些逾了规制的,也只说是皇上如今住在昭阳宫,自不好叫皇上跟着受了委屈。如此一些日子下来,顾窈倒也习惯了,心里也记着了娴妃这份好。

所以,傍晚萧景珣回来时,顾窈便和萧景珣提起了这事儿。

“娴妃姐姐这般有心,倒叫我有些愧不敢受了。”顾窈说着,抬头看向了萧景珣。

萧景珣先时还有些不解,片刻便察觉出来顾窈话中的未尽之意,一时又是无奈又是好笑道:“你若觉着愧不敢受送些东西过去作为回礼便是了。再说,这宫中所有自是朕的,你用朕的东西,又有哪个敢随意置喙?”

顾窈觉着,萧景珣这人真是不明白女人家的心思,她没好气瞪了萧景珣一眼,道:“哪里能这样说,娴妃姐姐一片好意呢。再说,皇上又不是不知道娴妃接手了这宫务,这半月下来非但没叫太后满意反而被太后训斥了几回,这其中,多多少少也有昭阳宫的缘故。”

“娴妃姐姐自己不说这些委屈,臣妾可不能装作不知道。”

萧景珣想了想:“那朕赐些东西过去。”

顾窈想了想,轻轻摇了摇头:“臣妾倒觉着皇上不如施恩于大公主。”

“娴妃姐姐膝下只大公主一个,对她来说,大公主才是最要紧的。”

萧景珣听得一笑:“行,朕都依你还不成。”

萧景珣说完这话,随口就命崔公公传旨将六座皇庄、六间四进宅子赏赐给大公主当作嫁妆,令从私库中挑选四十样古董字画赐下。

萧景珣想了想,又道:“除公主出嫁按例应得的一万两银子外,令恩赏大公主两万两作为日常需用。”

崔公公领命下去传旨了。

顾窈对于萧景珣随口而来的丰厚无比的赏赐,早已能做到面无波澜,不过心里头还是有些感慨的。

旨意不过一会儿便传到了大公主处,大公主萧玉寰接旨谢恩,一时间,惹得后宫羡慕。

大公主出嫁内务府准备的嫁妆早有惯例,皇上又另添了这些,着实是丰厚至极。

众妃嫔羡慕之余,又怜惜自己没有福气给皇上生个一儿半女,不然便是个公主,若能得皇上看重,往后也是有享用不尽的尊荣的。

消息传到慈宁宫之时,李太后正和承平公府大夫人廖氏说着话。

听到这旨意,廖氏嘴角的笑意僵了僵,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儿。

倘若大公主嫁回李家,这些个东西可都是李家的,如今却是要便宜了外人去。

廖氏心里头不痛快,李太后心里也照样堵着一口气,上不去下不来。

如今大公主府已修建好,再过半月大公主便要出嫁了,她心里头是愈发觉着膈应了,甚至大公主过来请安,她也不大想见。

见着太后阴沉着脸不说话,廖氏忍不住出声道:“太后提点娴妃这些年,也看顾了大公主这些年,没曾想到头来却是养出些白眼儿狼,一个个都不替太后您想想。”

“皇上膝下可只玉寰一个公主,如今却是要便宜了外人去,您是不知道如今外头那些人背地里如何议论,都在看咱们李家的笑话呢,说咱们李家的两位公子讨好大公主,大公主却是一个都瞧不上眼。”

太后往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