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61 章(2 / 3)

加入书签

也会严厉管束,不会叫她得罪了人的。

可偏偏,她没有先见之明,更猜不到窈丫头当不成永康侯世子夫人,竟是要进宫做娘娘了。

她心中很是后悔,又想着顾窈怎么这般心狠,纵然她一时想差,可也是她的继母,锦丫头可是她同父的妹妹,她怎么能这般狠,因着一件事情便要这般下狠手呢?

她和锦丫头不是都姓顾吗?一笔写不出两个顾字,她难道就一点儿都不替地下的老爷想想吗?

虞氏越想脸色越黯然,她长长叹了口气,对着红菱吩咐道:“好生看着你家姑娘,我去老夫人那里陪个罪。”

红菱见着自家太太面色不佳,也不敢说什么,只点了点头应了声是。

虞氏一路去了寿安堂。

在廊下伺候的丫鬟见着她过来,忙进去通传了。

片刻功夫,那丫鬟出来对着虞氏道:“老夫人叫二姑奶奶进去呢。”

虞氏扯出一丝笑意来,点了点头朝里头走了进去。

刚一进去,虞氏便上前几步,对着老夫人跪了下来。

“母亲恕罪,是女儿管教不严才叫锦丫头说出那些混账话来,求母亲看在窈儿的份儿上,原谅锦丫头这一回吧。她吃了苦头,日后定会长了记性,绝不敢再犯了。”

老夫人本是闭着眼睛手里捻着一串佛珠,听着她这话,睁开了眼睛,视线落在跪在地上的虞氏身上。

“管教不严?我看你是太偏心了!我也见过别家当继母的,哪个会偏心成这个样子!纵然有自己的私心,可若是个聪明的就该将面儿上的功夫都做好,你呢,不仅面儿上没做好,还将人得罪的连血脉相连都不顾了?我都不敢想,你往日里是怎么亏待窈丫头的?她那孩子我也是知道的,若不是真的寒了心,今日绝对不会半句都不替锦丫头求情。”

虞氏被她说的一阵羞窘难堪,竟是半个字都辩解不得。

好半天,她才说道:“都是女儿的不是,只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若是传出去,锦丫头的名声也跟着毁了,谁还敢娶她呢?老夫人您可怜可怜她,她到底是窈丫头的妹妹呀,纵然我过去有过错,窈丫头一辈子都不肯原谅我,可她们姊妹俩又能有什么解不开的仇怨?”

老夫人如何听不明白她话中的意思,她是来借着窈丫头和她讨个准话呢。

只可惜,今时不同往日,桢哥儿正妻的位置,锦丫头是想都别想了。

老夫人拿起手边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对着虞氏道:“出了这样的事情,锦丫头自不好再嫁给桢哥儿。不过,若是她愿意为妾,我这个当外祖母的也便留她在府里。”

虞氏一时噎住,脸色变了又变,纵然她知道女儿当不得正妻,可老夫人这般明晃晃说出来要锦丫头为妾,真真是叫她好生难堪。

不等虞氏开口,老夫人又道:“行了,我也和你说明白了,你将这话回去和锦丫头说一说,若是她不愿意,我也一副嫁妆将她嫁出去,总归不会亏待了她的。”

“不过若是她愿意,往后府里就没什么表姑娘了,我的意思你可明白?”

虞氏脸上闪过一丝不自在,觉着脸面都被自己这嫡母给踩在地上了。

她只觉着太阳穴一突一突疼了起来,面儿上却是不敢露出一丝不快来,应了声是,才要起身告辞,又听老夫人道:“等锦丫头稍好些,你们便搬出去住吧,我安排嬷嬷在外头给你们赁间院子,再买上几个下人,锦丫头住进去,也能收收性子。”

“便是往后她要进府,也要依着惯例才是,总不好你一个姑奶奶住在府里,锦丫头直接就成了桢哥儿的姨娘了,传出去也不好听。”

虞氏又羞又窘,觉着屋子里丫鬟婆子看她的目光都满是轻视和鄙夷,她一刻都不想多待了,应了声是,逃也似的出去了

御书房

崔公公上前小心给承佑帝奉了茶,见着承佑帝喝了几口,才小声道:“皇上,今个儿显国公府出了件事。”

承佑帝抬了抬眼,崔公公便接着说道:“是静惠长公主去府上和娘娘说话,正巧见着府里那顾二姑娘和娘娘起了口角,言语间还颇有几分妄议圣上的不敬之语,长公主哪里能忍得住,当即就叫人将那顾二姑娘给捆了,拖出去打了个二十板子。”

承佑帝听着这话,冷冷一笑,将手中的那本折子扔在案桌上。

“不敬之语,朕倒要听听,有多不敬?”

崔公公脸上露出几分为难:“此等话说出来难免污了皇上您的耳朵,奴才着实不敢说。”

承佑帝朝他看过去。

崔公公心中无奈,只好压低了声音将顾锦的那番话复述了一遍。

承佑帝听着,冷肃着脸道:“你家娘娘的这个妹妹,倒是个厉害的。”

崔公公不敢多嘴,只侍立在那里。

他想了想,才试探着道:“娘娘听了那些话定是不好受,今个儿长公主责罚了人说不得娘娘也给吓着了,皇上不如出宫亲自安抚安抚娘娘,左右娘娘如今回了南恩侯府,想要见上一面总归是更容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