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2 章(2 / 2)

加入书签

,便是年轻时在潜邸时,也未曾和王府里哪个闹出这样的事情。

虞维龄能想到的,老夫人自然也能想到,甚至会比自己儿子想得更深。

老夫人压下眼底的震惊,思忖一下开口道:老大你说,叫锦丫头嫁给桢儿怎么样?

虞维龄眉头紧锁,久久不语。

老夫人见着他这神色,如何不知他这是看不上锦丫头。

莫说是儿子了,她也是觉着锦丫头配不上自己孙儿的。

只是,他们显国公府如今这个处境,由不得她不往这个上头想。

自打二皇子去了,娘娘又屡屡见罪于皇上,便是娘娘依旧贵为贵妃,她又怎么敢认为显国公府依旧和当初那般显赫。

若是没有强大的助力,他们显国公府怕是要渐渐式微,走下坡路了。

纵然是才华横溢如桢哥儿,不得圣心,也未必能争得过其他几个国公府的世子,更别说那些宗室所出了。

老夫人一想着这个,便整夜整夜睡不着觉。

如今好不容易叫她看到了些希望,老夫人如何能不想到此事上。

老大,我知道你的心思,可如今太子势头强劲,人人都会审时度势,桢哥儿的亲事不比从前了。

再说,纵然再娶个国公府嫡出的姑娘,对桢哥儿又有什么好处?倒不如和顾家结亲,我瞧着皇上对窈丫头的看重,说不得日后窈丫头是个什么前程呢?我也不是说这会儿就叫锦丫头嫁给桢哥儿,可以先定下亲事,然后咱们再看看皇上那边如何动作。

倘若真能如我想的那样,咱们显国公府未必没有翻身的一日。

虞维龄道:此事容儿子再想想,世家联姻多是为结盟,可若叫锦丫头和桢哥儿定亲,皇上那里难免不会多想,觉着咱们当臣子的不安分。若行此事,还是要得了皇上的默许才好。

老夫人也是个精明人,儿子这话一出,她便听出了其中的意思。

你是说,皇上有心思抬举顾家?

虞维龄点了点头:依着那位今日的行事,自是抬举顾家人的。不过,顾允承膝下无子,只留下两个女儿,皇上若是施恩,多半就施在这锦丫头身上了。

当然,这也是儿子自己的想法。兴许,皇上也知道顾家这些年的事情,从别处施恩呢。

听儿子这么一说,老夫人自然也想到了虞氏和顾锦和顾窈之间的那些龃龉,一时间,想要叫顾锦嫁给虞桢的心思稍稍淡了些。

你说得对,此事还是要从长计议,看看皇上的态度咱们才好行事。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便过了六七日。

顾窈每日里除了去虞氏那里请安,其他时间便待在自己屋子里绣着那朵牡丹。

屋子里,顾窈身穿薄荷色绣桃花褙子,梳着流云髻,发上簪着一支金镶碧玺芙蓉花簪子,她手里拿着针线,微垂着头,灵巧的手慢慢在绣布上钩织成一瓣鲜艳的花瓣。

阳光透过窗户照了进来,将顾窈整个人晕染上一层光晕。

蒹葭便是早就知道自家姑娘姿色好,看着如画中景致般的这一幕,一时也忍不住看呆了去。

这时,外头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有丫鬟进来回禀道:表姑娘,宜和郡主派了人过来说是今日带姑娘去学马,马车已经等在门口了,叫表姑娘这会儿便出去呢。

顾窈听着这话,微微一愣,可之前她确实是答应过婉姐姐去学马,所以当下便放下手里的针线,略微收拾收拾就带着蒹葭出了门。

等到顾窈上了马车,却是一时愣住,马车里坐着的人哪里是婉姐姐。

承佑帝见着美人见着他笑意顿失,转而一副受惊的样子,一时竟是没忍住伸手将人拉在了自己怀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