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43 章_44(1 / 2)

加入书签

慈宁宫

柳嬷嬷在李太后耳边低语几句,李太后听了,脸色微微变了变,随即不紧不慢道:哀家倒是没想到皇帝竟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倒像个毛头小子一样。

柳嬷嬷不知道太后是喜是怒,听着这话只开口道:皇上喜好骑射,去承启马场也是常事。

李太后却是摇了摇头:你莫要哄骗哀家了,哀家可不相信皇帝事先不知道那顾大姑娘要去围场。哀家只是觉着诧异,皇帝的性子哀家最是清楚,他这般对那顾大姑娘上心,由不得不叫哀家心惊。也不知那顾大姑娘有什么特别之处,能叫皇帝这样在意她。

李太后这话落下来,殿内的气氛就有些微妙了。

娴妃娘娘进宫这么些年,都没能叫皇上喜欢,如今来了个和大公主差不多大的顾姑娘,竟能叫皇帝这般上心,也着实是叫人好生感慨。

柳嬷嬷思忖一下,带着几分试探问道:娘娘可是同意叫这顾大姑娘进宫?还是说,娘娘打算

她的话还未说完,就被李太后打断了:哀家能有什么打算?皇帝这些年统共就瞧上了这么一个,哀家若是阻拦了皇帝,皇帝心里头能不怪哀家?

柳嬷嬷道:您是皇上的亲母,皇上又一向孝顺,哪里会因着一个外人怨怪娘娘。

她说完这话,犹豫一下,又道:若是太后同意叫那顾大姑娘进宫,娴妃娘娘怕是有的闹腾了。

太后听她这话,脸一沉,带了几分不快道:她闹腾个什么?都进宫这么些年了,连大公主都到了议亲的年龄,她还这么拎不清。

也是哀家太过纵容,将她给宠坏了。

事关娴妃,太后这个当姑母的可以任意评论,柳嬷嬷这个当奴才的可不敢回应什么。

不等柳嬷嬷开口,李太后又道:你派人传话去南恩侯府,就说哀家新得了两盆魏紫和姚黄,想请静惠和婉丫头明日进宫赏花,顺便也带上那顾大姑娘。

柳嬷嬷听着这话,知道太后是想给顾大姑娘几分体面了。

只是,这事情若是传到了娴妃娘娘耳朵里,娴妃娘娘还不知怎么闹腾呢。

心中这般想着,柳嬷嬷却是应了声是,下去传话了。

这边,南恩侯府老夫人正和静惠长公主说着信国公府世子程显的事情,听着外头有丫鬟回禀说是太后宫里的柳嬷嬷来了,忙叫人将人请了进来。

柳嬷嬷见着老夫人和长公主,先福身请了安,之后才说明了来意。

娘娘说新得了两盆魏紫和姚黄,想请长公主和郡主明日进宫赏花。娘娘知道郡主和顾大姑娘很是要好,说是叫顾大姑娘也一并进宫呢。

柳嬷嬷的话音落下,南恩侯老夫人看似面色平静,心中却早已泛起了波澜。

她如何听不出太后这话的意思,只怕赏花是假,想要私下里见见窈丫头才是真。

太后给窈丫头这份体面儿,是真的喜欢窈丫头,还是说太后知道了皇上的心思,心中不喜,想要当众刁难窈丫头,给窈丫头没脸呢?

这般想着,老夫人却是笑着应承下来,又和柳嬷嬷客套了几句,才叫人将柳嬷嬷送了出去。

见着柳嬷嬷离开,老夫人才转头对着长公主道:静惠,你说太后这话是什么意思?莫不是因着皇上的缘故?

静惠长公主心中也觉着有些诧异,她想了想,道:多半是这样,只是,我也不知母后对窈丫头是什么心思。

不过,母后虽贵为太后,这些年却一直深居简出、专心礼佛,从不插手朝堂之事,甚至连后宫大小事宜都很少过问,因着这个,皇兄很是敬重太后,对太后心中也有诸多愧疚,所以纵然娴妃屡屡做出出格的事情来,皇兄看在太后的面子上,也从未责罚过她。

这回太后叫窈丫头进宫赏花,我琢磨着依着太后一向的性子,是不会寻窈丫头麻烦的。

老夫人听着长公主的话,也点了点头:你说的不错,窈丫头若是能讨得太后喜欢,倒也是一件好事。万一她以后真入宫了,太后的喜欢对她来说也是一种庇护。

老夫人说着,轻轻一笑道:连太后都过问此事了,可见皇上瞧上窈丫头想叫窈丫头进宫的事情定然不是空穴来风,咱们南恩侯府,竟要出个娘娘了,真是想都想不到。

长公主也点了点头,老夫人笑着喝了口茶,便吩咐贴身的丫鬟芳若去了玉笙院将这事情通知了顾窈。

顾窈听到这消息,眼底露出一丝诧异来:太后叫长公主和婉姐姐进宫赏花,我跟着去做什么?

丫鬟芳若笑了笑,回道:太后想必是见着表姑娘和咱们郡主交好,所以才叫表姑娘一同进宫的。

她说着,又看了眼身后跟着的两个小丫鬟,她们手中各自端着一个托盘,上头放着衣裳和首饰。

她对着顾窈解释道:这是老夫人前些日子叫人给姑娘新做的衣裳,还有玲珑阁出的首饰,姑娘明日要进宫见太后,自该好好打扮,免得在太后面前有失敬重。

芳若说完话,那两个丫鬟便上前几步,将手中的托盘放在了桌上。

姑娘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